“到农村去当村官,农村不仅有生机勃勃的万亩田野,更有巨大的机遇能够实现自我价值。”2012年9月,吴同兵怀着一份梦想,被选聘为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龙湖镇王坪村主任助理、团支部书记,他希望将自己的知识应用到农村的实际工作中去。
到村任职后,吴同兵马上就开始摸查村情。他心里清楚,必须挨家挨户走访,到田间地头帮助村民干农活,在接触中和村民交谈,村民才会把他当成朋友,说出真实的想法。随着吴同兵与村民交流的增多,渐渐地,有一个大问题让他陷入了深思:王坪村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是种水稻和板栗,而大部分青壮年又外出务工,只留下年迈的父辈在家劳作,因此,村里撂荒的田地越来越多,本来就不多的耕地,正逐渐被荒芜蚕食。
“荒地的背后就是缺乏新的致富路子。”吴同兵说,他要寻找到一条既适合留守农民参与、又要有较好经济收益的新路子。同时,这条路子将来还可以吸引青壮年农民返乡发展。
有一次,吴同兵在田埂旁看到几颗野生的葛根,突然想起家乡上饶市几年前就开始发展的葛根种植项目。于是,他就请假回老家进行详细调查。2012年11月初,吴同兵来到“中国葛乡”——横峰县葛源镇,参观万亩葛根种植基地,了解葛根种植的技术、经济效益、储存运输、葛苗培育等情况。葛根种植前景很好,亩产3000多斤鲜葛根,纯收入平均达4000元,当地村民已经兴起了种植的热潮。离开种植基地,吴同兵又去了当地年产值3亿元以上的葛根饮料公司实地参观,对葛根的深加工流程、企业的运营、产品销售等情况进行了解。曾经从事销售的他,看到这些事实后,推广葛根种植的信心陡然增加。他及时将这些情况向村“两委”做了汇报,“葛根种植不仅效益好、又能省人省力”,得到了村干部的一致认可。
吴同兵将从横峰县带来的葛根样本和产品向村民介绍推广,然而,村民们却对种植葛根能否带来收益存有疑虑。
“要接受新事物,总是需要时间更需要事实来证明的。”为消除村民的疑虑,更好地推进葛根种植,吴同兵决定暂时由自己独自种植。他要通过试种来消除疑虑,踏踏实实做好葛根种植示范带头人。
2012年底,在当地领导的帮助下,吴同兵建好了5亩种植园,2013年初,铺种下整齐成排的葛苗,1个月后,成活率达到95%以上。吴同兵很欣慰,“在葛根种植发展上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为长远发展葛根种植,有着3年营销经验的他开始接洽本地食品企业,洽谈葛根深加工事宜,多渠道并举,广开生产加工和销售的路子。
2013年秋,是收获的季节,葛园里的葛根可以采挖了。虽然在葛根试种过程中,吴同兵遇到了经验不足和天气大旱等问题,试种依然获得了成功。这样既验证了葛根的习性,又获得了宝贵的种植经验,为来年的推广种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我还有三个重大收获:一是已有部分村民前来了解葛根的种植情况,表达了‘跟着种’的意愿;二是有福建客商前来种植园参观,商谈联手合作开发酿造葛酒,并研制出了葛酒样品;三是有同届大学生村官和其它乡镇人员前来表达了联手种植的意愿。”吴同兵高兴地说。
一年的村官工作很快过去了,吴同兵通过示范种植葛根为切入点,为王坪村民寻找到一条新的致富之路,“虽然路还很长,还会碰到困难和问题,但我已经成功迈出了第一步,并继续为此努力。”吴同兵说。接下来,他将把种植园改造成育种基地,给王坪村民提供免费葛苗,让他们积极加入、共同推广种植;同时他要将重心放在广开销路上,保持销售畅通、价格稳定,实实在在地为村民种植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