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江苏兴化大学生村官管理演绎“升级版”
2014-03-28 10:36:00

   

  2013年11月27日,兴化市戴南镇大学生村官党支部成员在董北村现代农业园内上第一次党课。董北村党委副书记拜月在大棚内向27位同行介绍现代农业园建设情况。 袁开建供图

  江苏省兴化市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一项制度安排,不仅为449名在岗村官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慧支撑,也使村官管理迈上了转型升级的轨道。

  去年10月起,该市35个乡镇(开发区)先后成立了大学生村官党支部,支部书记由乡镇党委负责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党员干部兼任,副书记和支部委员由党员大学生村官通过差额选举产生。市委组织部明确要求,大学生村官的组织关系仍保留在任职村,接受所在村党组织和大学生村官党支部的“双重管理”,以村党组织管理为主。

  兴化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何军将此举称为村官管理模式的自主探索,是一项有待完善的“自选动作”。说起这一创意的初衷,何军解释说,他们在调研中发现,大学生村官平时分散在各自的村落,沟通交流的机会不多,难免产生“离群感”和“落寞感”。“大学生村官党支部的建立,有助于他们开展青春对话,释放心理诉求,提升履职能力。”为确保支部活动的正常化和制度化,该市提出了“五个一”的工作模式:每周一次集中学习、每月一次座谈交流、每季一次主题党日或志愿服务活动、每半年一次述职评议和民主生活会、每年一次支部工作总结和党性分析报告会。

  3月15日,记者与兴化市7个乡镇的20多位基层干部和大学生村官进行了零距离交流,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为大学生村官党支部点赞。

  补精神之钙——

  身边典型可敬可学

  傅东,是去年7月份刚到开发区开泰村上任的大学生村官。他介绍说,刚到村时,村里的环境与校园形成强烈的反差,加上工作属打字、打扫、打杂的“三打”人员,心理难免有些失落和空虚。“大学生村官党支部成立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傅东告诉记者,开发区9个村官每周聚在一起交流,同龄人之间有着说不完的话,村官师兄师姐们对他的影响可大了。印象最深的是年初举行的学习总书记给张广秀复信精神座谈会上,开创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陈芬的现身说法,让他增强了扎根农村的底气和自信。

  2008届大学生村官陈芬,曾获得省市优秀大学生村官称号。她那句“有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话语,对傅东感触很深,更让傅东经久难忘的是她服务留守儿童的细节。村里一个老奶奶曾告诉陈芬,孙女上学时,老师让她发言就紧张,还尿裤子。师范专业毕业的陈芬得知后,多次找到这个孩子,并模拟课堂情景,告诉孩子“我也是老师,别怕!”就这样慢慢消除了孩子的紧张感,尿裤子的事也渐渐少了。“原来明星村官是这样炼成的。”傅东从此学会了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看待。不久前,开发区民政科要求各村上报贫困母子补助。开发区只给了村里3个名额,可是他通过入户调查,争取到了7个名额。“尽管每户只有500元补助,但能够让惠民政策普惠困难群众,我感到很开心。”

  “志在顶峰者,不会半路退却;信念迷失者,常有歧路彷徨。”在大学生村官党支部这个平台上,身边优秀村官的成长经历成为大家共享的财富,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让像傅东这样刚刚走进农村的“娃娃村官”,懂得了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会让青春无悔的道理。他们纷纷摒弃浮澡心态、跳板意识,沉下心来,从小事做起,让村民受益。围绕“向张广秀学什么,怎么学”,35个乡镇在大学生村官中开展了挂钩一个村民小组,服务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帮扶一个困难家庭,结对一名留守儿童,联系一个流动党员的活动,进一步夯实了奉献基层、建功基层的思想根基。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易飞 葛新 晓勇 书明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