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安徽当涂县大陇乡大学生村官俞泓的创业故事
2014-04-04 11:24:00

图为俞泓(右二)和种植大户苏高明夫妇一起摘菜薹。        杨 涌摄

  春天的当涂,是绿色田野和金黄菜花交汇的海洋。

  3月18日,安徽省马鞍山市首家由大学生村官发起创办的富陇农副产品销售专业合作社登陆“淘马鞍山”网络店铺,首批上线推出的农副产品有当涂县特色菜籽油、农家咸菜、野生甲鱼和草莓等。

  “这是我们合作社帮助会员销售农产品的渠道之一。”1990年出生的俞泓,一副青春可爱的邻家女孩形象,让人很难把她与一个专业合作社创建人联系到一起。

  正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从2013年8月富陇农副产品销售专业合作社成立,到2013年底,仅仅4个月时间,俞泓帮助农民销售农副产品22万多元,为农民增收4.2万元,了解她的农民无不竖起赞赏的大拇指。

  (一)

  “我们就是希望能跟小俞合作,请她帮助我们把产品推向全国。”在当涂县年陡镇常韦村油菜地里,种植大户苏高明正在和几十位聘请来的老大妈一起摘菜薹,对下一步的发展,他向记者吐露心声。

  苏高明所说的产品,是当地的特色小吃腌菜薹。十几年前,三十岁不到的苏高明就从矿厂下岗,到处找活。三年前,他的爱人杜春香在农村包地种植油菜,既腌菜薹,又榨菜籽油。“我们就是个体户,生产的咸菜薹和菜籽油都属于三无产品,无法走正规渠道销售。”杜春香说。今年1月,苏高明开始筹划注册公司或合作社。“相关手续很繁琐,我们都不是很懂,必须请小俞来帮助我们。”苏高明朝俞泓笑笑说:“她有经验,会电脑,懂市场,忙起来效率比我们要高得多。”

  “你们放心!我一定抓紧来办!”对注册合作社一事,俞泓胸有成竹,她一心要把苏高明发展为自己的第15个会员。像苏高明这样头脑活泛、有市场前景的种植大户,主动要求加入她的合作社并请她帮助,让俞泓感到信心满满。

  (二)

  一年前,年轻的俞泓还没有像今天这样能够从容应对工作。那时,她犹如学步的婴儿,磕磕绊绊,却又一往直前。“虽然我不知道自己做出的选择是不是合理,但我还是想去尝试,不给年轻的自己留下后悔的机会。”俞泓说。

  2013年4月,安徽省集中面向大学生村官公开选拔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或书记,全省共选拔出448名大学生村官,俞泓位列其中,成为大陇乡孙赵村党总支书记。

  “这次公选紧贴农村基层工作的实际,突出‘干什么、考什么’,使大学生村官不需要专门准备复习考试,确保干得好的能够考得好。”当涂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左惠琴告诉记者。

  俞泓的工作显然是让左惠琴部长感到满意的。2013年8月6日,左惠琴出席了俞泓创建的当涂县富陇农副产品销售专业合作社的挂牌仪式,亲自为合作社揭牌。

  “注册公司的过程却没有开业典礼那么风光。”俞泓说。那时候正是夏天,她白天在市镇之间来回奔波,办理手续,晚上到家还加班至深夜。从未吃过这种苦的她,脚板底磨出一层厚厚的老茧,暴露在阳光下的皮肤也脱了皮,被同事们戏称为“黑美人”。

  “记忆最深的是,有一次我从卫生院挂完水回家,又坐在电脑前整理材料,妈妈提醒我早点休息,不要再熬夜。可我当时忙着搞材料,并没有在意她的叮嘱。没想到妈妈突然爆发,对我大吼起来。”俞泓说:“那时我心里压力也很大,长这么大第一次和妈妈吵架了。”

  “创业是辛苦的,但我是幸运的,虽然从零起步,但是组织上对我们大学生村官创业高度重视和关注。”俞泓将县乡领导的支持一一道出:“不但为合作社提供了营业办公场地,而且帮助解决了税票购置问题,还通过团委提供了贴息贷款服务。”

  就这样,担任孙赵村“一把手”的俞泓,又兼任合作社理事长,吸纳了9名农民会员和2名非农民会员。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杨涌 蒋凯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