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晚,首档大型青年思想秀《青年中国说》第一期登陆央视CCTV-1综合频道,为全国亿万青年奉上了一份“五四”特别礼物。节目中,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大学生村官肖琳受邀亮相,与全场嘉宾、观众分享了他扎根基层的青春故事。
据悉,《青年中国说》节目组组织当下最有影响力的青年代表,就公众最为关注的青春话题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并且邀请优秀的“青春陈述人”分享他们经历的困惑和选择。节目共分4期,首期主题为《大城市,谁的城》,由导演王潮歌、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分别带领一队青年代表,就“我们应坚守大城市还是放弃?”唇枪舌战。
当节目进行到第38分钟时,一位“青春陈述人”登台亮相:“大家好,我叫肖琳,来自四川北川,是一名大学生村官。”格子衬衫、牛仔裤加登山鞋,简朴青春的衣着,铿锵有力的声音,让他一出场就抓住了现场嘉宾和观众的心。
主持人撒贝宁问肖琳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在哪里念的大学?”“我毕业于四川传媒学院。是5·12地震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肖琳很干脆地回答说。当时,在成都电视台工作的他回老家办事,地震时,亲眼看到一个小伙子倒下后再没起来,“就离我两三米远。再近一点倒下的就是我。那时感到生命脆弱,人活在世上就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然后,我就留在了北川。”话音刚落,现场就响起了一阵掌声。
1985年出生的肖琳,5·12地震中成了一名救灾志愿者。当年10月,他被绵阳市评为“百名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志愿者之一”。年底,被选聘为大学生村官。
“撒老师,我学的专业,留在大城市能实现理想,在小村子里,同样能实现理想。”肖琳与大家分享了成长的收获:6年来,他拍摄的专题片《大山的呼唤》,帮助26名失学孩子获得爱心企业资助,引进企业建起的魔芋种植园一亩可为村民年增收4000元……短短2分钟的陈述,赢得了现场赞许的目光。
最后,撒贝宁为肖琳的讲述作了一番动情的“批注”,寥寥数语,却画龙点睛:“我们年轻人,只要需要我们的地方,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随时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