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走进江苏省南京市“袁源社区文化工作室”
2014-05-16 10:55:00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5月8日上午9点,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文化中心响起嘹亮的歌声,这是西善艺术团合唱队在队长袁源的带领下排练歌曲《爱我中华》。

  袁源是大学生村官,现任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西善花苑社区党支部委员。她201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曾获“金蛙奖”西南赛区民族唱法青年A专业组一等奖,“唱响中国”西南赛区民族唱法青年A专业一等奖。来到社区后,她创办的“袁源社区文化工作室”小有名气。

  “袁源社区文化工作室”2013年1月正式成立,是江苏省首家在民政局正规登记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旨在繁荣社区文化生活、培养社区文艺骨干、关爱社区弱势群体、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经组建文体队伍15支,包括合唱队、腰鼓队、健身队、舞蹈队、模特队、象棋队、书法协会、乒乓球协会等等。工作室成立以来已经开展多场大型广场文艺活动,为有表演才能的居民提供了展示的机会。

  在当天的排练现场,居民刘兴兰告诉记者:“自从加入‘袁源社区文化工作室’的合唱队以来,学会了两大本歌。”边说边从包里拿出两个文件夹,“这一本有40首,这一本有55首,不对,是56首,还有添加的一首。”她指着《红梅赞》,兴奋地说。

  俗话说,载歌载舞。有了合唱,岂能缺少舞蹈?

  下午1:30,来“袁源社区文化工作室”练舞的王玉梅,见到袁源先是一个热情的拥抱,然后聊起了舞蹈动作。红色的马甲、紧扎的头发、洋溢的笑容让人丝毫看不出53岁的痕迹。更让人看不出的是,她曾经是个麻将迷。“不打麻将,活着就没有意义。”她直言不讳,“那时,睡觉都想着打麻将。有次老公因为这事和我吵架离婚,离婚也要打麻将。”但是,打麻将并没有给她带来快乐,不仅家庭矛盾频发,而且自己还生自己的气,一张牌打错了,懊悔不已。更严重的是落下一身病:气管炎、哮喘、胃也不好。

  王玉梅介绍,刚开始时,她不好意思来跳舞,是袁源多次上门鼓励,加上儿女、老公的支持,她才鼓足勇气决定试一试的。“第一次跳时可紧张了,浑身发抖。现在上台表演潇洒自如,还更爱美啦,哈哈哈……”

  “老来俏。”一旁的孔春萍幽默地插话说。孔春萍今年60多岁,是从其他地方搬迁过来的,通过跳舞认识了王玉梅,现在她们不仅仅是好朋友,用孔春萍的话说还是“知音”。

  “我们是保障房社区,主要是拆迁安置,目前有近1万人,其中流动人口5000多。”袁源介绍说。

  因为“袁源社区工作室”,她们相识、相处、相知、相助。

  不久前,发生在孔春萍身上一件事让她无限感慨。白天她老公、女儿上班,只有她一人在家。谁知,“眩晕症”突然犯了,幸好被来找她玩的舞友撞见。舞友们又是倒水,又是拿药。“多亏了她们!”

  舞友们在一起交流时,如果知道哪个舞友在处理家庭关系上做错了,都会直接指出,从不拐弯抹角。有个58岁的舞友和公公的关系不好,每每见到公公时都会骂出口,因为她从嫁进来就没见过公公的好。“他不好,你不能跟着不好,毕竟他都80多的人了。”王玉梅直言相告,“现在见到她公公再也不骂了。”

  孔春萍说:“旁观者清,遇到这样的事,大家在一起开导开导,心态慢慢就好了,素质也高了。”

  居民经常聚在一起,社区工作也更好开展,有什么信息需要通知居民的,袁源在上课的时候说一下,大家就记住了,比如防盗、饮食卫生等。当然,社区举办活动也更容易把居民组织起来。举办消防讲座、老人维权讲座等,打个电话,队友们就都来了,还会带着其他居民一块参加。对于有损居民切身利益的事情,袁源也能第一时间知道并制止。

  2013年有位自称旅游公司的人,来社区动员居民旅游,并以收费低、服务到位吸引大家。大家以为是社区组织的,纷纷报名参加。袁源得知后,第一时间核实那人的资质。结果,那人什么证件也拿不出来。于是,袁源立即召集居民讲明事情原委,大家都退了出来。

  “工作室不仅增加了我与居民见面的机会,更加深了与他们的感情。”两周前,袁源不小心造成小脚趾骨裂。队员们知道后,纷纷嘘寒问暖,唱歌结束后还强烈要求送她回家。

  “袁源给我们街道长了脸。”西善桥街道主任朱向东这样告诉记者,西善花苑是保障房社区,矛盾比较多。怎样打造和谐西善?切入点就在文化,‘社区文化工作室’对融洽邻里关系、提升居民素质、传播正能量功不可没。因为参加活动的居民多是退了休的婆婆、公公,通过他们传递信息,教育子女,一个人就能带动两个家庭。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刘红色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