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陕西省富平县大学生村官任明刚的在村感悟
2014-05-16 14:57:00

  陕西省富平县王寮镇双杨村大学生村官任明刚,不久前考上了公务员。在去新岗位报到前,他坚持要把手头的工作都办“利索”了。“村官工作可以交接,但对于双杨村民的这份情谊、这份牵挂,却永远无法‘交接’。”任明刚说。

  在村民眼里,这个村官是个“会做事的好娃,做事咱放心”,大家都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支持、爱护。

  一句顺口溜,找到“突围”灵感

  当初,任明刚充满了干事创业的憧憬,不料刚到村里,就碰到了软钉子。他发现,除了每次见面时客套的招呼外,村民到村里办事,从不找他。“大学生懂个啥,摆个花架子算了,找他还不是白找。”一次,几个村民无意间的闲聊,让他明白了缘由。“备受打击”的他很郁闷,反复问自己:怎样才能改变村民们的印象?

  机会来了。2010年农村实施党员远程教育,这给了任明刚自信。一天,他一个人在村办公室收看远教节目,一位老奶奶走了进来。他热情地招呼,得知她是前来咨询新农保政策的。于是他找出一张宣传单,细心地解读,老人说,回去跟儿子商量后再决定。这时,老人指着电视节目说,咱们村部还可以看节目吗?任明刚用早就准备好的“顺口溜”,道出了远程教育的好处:“远程教育就是好,助民脱贫来指导,不用花钱学妙招,各种信息早知道,农民致富乐淘淘,远程教育真方便,种植养殖信息站,学习技术多快捷,解决疑难网上见,文艺节目更精彩,电影戏剧任你选,远程教育亲又亲,指导建设新农村。”老人被小任眉飞色舞的表演逗乐了,此后经常和村里的其他老人一起来看秦腔戏。

  “原来,赢得村民信任没有太多诀窍,需要的只是一颗诚心。”小任猛然想到,何不干脆发挥专长,利用远教平台打开工作局面。

  一张小名片,成了便民“快捷键”

  “杨组长,您好!我是双杨村的大学生村官任明刚,担任主任助理兼任村级远教站点管理员,这是我的小名片。以后在收看远教节目有什么困难就给我打电话,随叫随到……”为了能让党员群众方便收看远教节目,任明刚精心设计了一张小名片。

  这张印有基本情况、简单故障排除方法等内容的“村官名片”很快发放到群众手中,成为宣传远教、知远教、学远教、用远教,联系村民的纽带,服务三农的“快捷键”。

  “明刚,我是老仵,现在有空吗?我纳衣村党员远程教育出现故障了,你能给我处理吗?”“嗯,好的!你先观察ADSL信号灯,电视机上显示什么内容?”由于把故障处理的方法讲得透彻,老仵很快就听懂了,并找到故障缘由。在他的指点下,老仵和电信局及时取得联系,排除了故障,不一会,站点就恢复了。

  一只“大喇叭”,服务更周到

  “做最拿手的事,是激发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热情的催化剂。”任明刚学的是社会工作专业,如何将村官工作与专业特长结合起来,是他到村后经常思考的问题。虽然“小名片”在他服务村民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对于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突发问题,往往暴露出“不够及时”的缺点。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村里虽然有广播器材,但却很少使用。任明刚想到把村里的远教与村“大喇叭”整合,建起“远教信息站”。经过精心筹备,2013年5月1日,双杨村第一期“远教信息”出炉。

  由于村民们白天大多下地干活,小任每天把远教节目播放内容进行疏理归纳,安排在晚上进行播放,让村民们在休息之余听广播,新近发生的农业新闻、病虫害防治新技术、致富技能等,应有尽有。

  为提高广播质量,小任每天晚上都要向技术能人请教。“前些日子,俺村菜花上发现了病毒病。他通过远教网络查询到这种病毒的防治方法,第二天就在广播里说给俺们听,真及时啊!”村民李大爷说。

  村民郭青峰作为一名忠实听众,对村里的“远教信息站”很满意:“内容很实用,大家都很喜欢。”他说,村里的信息站开播后,他每次都听。

  对于广播站未来的发展,任明刚说,虽然他就要离开,但他会建议增强与村民的互动性,比如播出一些村民提供的趣闻乐事,提供点歌送祝福的服务。而对于村民更为关心的农技知识,他会和镇上的农技站和农业服务中心联系专业人员,请他们针对双杨村的实际情况支招。

  一件件小事,虽不起眼,但村民们通过这一件件小事,实践着、收获着、品味着远程教育带来的欢乐……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张 毅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