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您坐这等着哈,我去复印录取通知书,原件一会您带回去,等领导批了奖学金,我第一时间通知您。”这天一大早,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只楚居民区大学生村官林震跑上跑下登记、复印,完成高考录取学生的登记工作。工作间隙,林震打趣地说:“你知道‘小溪办事’吧?现在我也有个‘小林办事’呢!洋气吧?”原来,在只楚居民区自己的《只楚集团报》上,有一个林震专门负责的专栏,叫“小林办事”,每期林震都会整理一些便民信息,发布到集团报上,让群众及时了解居委会的最新动态。最近这几天,林震一直忙活的工作就是对村里今年参加中考、高考的孩子进行登记备案。
为了做好居委会励志奖学金的发放工作,真正达到鼓励勤学上进的目的,林震每年暑假都要进行一次中高考后的统计工作,姓名、分数、录取院校和专业、联系电话,各项信息都清清楚楚登记造册。担任村官5年了,对待这项工作林震已经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中考的孩子因为比较分散,要通过村里的广播、张贴明白纸、在《集团报》上发消息告知大家来居委会登记,高考的学生登记可依据三年前的中考数据逐个排查,在工作收尾阶段,林震会再对参加考试情况进行一次确认,打电话提醒,确保一个不漏。“每年都有因为孩子考得不好,家长不好意思来登记的,但我们为了每个孩子都能成才,还出资联系烟台大学等院校,推出委培计划,对企业里需要人才进行订单式培养,这样学生一毕业就可以到村里的企业上班。”林震一边翻着登记备案本一边告诉笔者。“这是村里给品学兼优的孩子的奖励,我负责这项工作,就得保证每个符合条件的都能享受到。我们村今年有好几个考上一本的,家长们拿着录取通知书找到我的时候,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自豪和骄傲,我也打心眼里跟着高兴。”
林震是2009年8月加入村官队伍的,来到只楚居民区的这5年时间里,他腿勤、嘴勤、心热,始终以一颗赤诚之心投入工作。林震始终相信“年轻人就要多吃苦多锻炼”这句话,积极承担各项工作:各类文艺演出,他负责后勤宣传;每年发展党员,他负责档案材料;困难群体救助,他认真填表上报;发行《只楚集团报》,他更是贯穿组稿、编辑、排版、校对全过程。为了能尽快熟悉居民区情况,无论严寒酷暑,林震一辆自行车穿梭于居民楼和各个村办企业之间,送政策、发通知,征意见、问需要,你来我往,家长里短,如今,林震就像村里的“老人”一样,大家都亲切地称他是“自行车上的小村官”。
上午10点半,林震来到88岁的退休老党员金大爷家中,为他送去了群众路线学习材料。“金老爷子是抗美援朝及解放战争的老英雄,复员回家后不邀功不向组织提要求,这么大岁数了还每天坚持看报、看新闻,关心党和国家的政策,这学习材料我得送上门。”林震告诉笔者。教育实践活动中,只楚居民区共有22名不能参加集体学习的老党员和残疾人党员,这部分人的学习材料全部是由林震挨门挨户送过去的。
下午一上班,就有居民来居委会办理失业证,办证的工作人员刚好有事不在,林震就把这活儿主动揽了过来。林震向这位大哥解释说要先把失业证申请的表格填好,居委会盖章后再去办事处盖章,然后再去劳动就业部门办理。话刚说完,林震马上意识到了大哥脸上的为难表情,林震仔细一看,大哥似乎是行动不便。林震马上安慰道,“没事大哥,我来帮您办就是。”不凑巧的是失业证申请的表格已经用完了,林震二话没说,骑车跑到办事处领了表格,回到居委会让大哥填好、盖好章,又拿到办事处盖章。看着汗流浃背的林震,这位大哥握着林震的手,连连道谢。
这就是林震的一天,杂七杂八的事儿,一会儿也闲不住。这就是一个普通大学生村官的一天,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哪件也连着群众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