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51票,董明52票……”2014年8月8日,在安徽城父镇朱小庙村党员选举大会上,大学生村官董明参与了村党组织书记的竞选,结果以高票当选为朱小庙村党总支书记。截至到目前,谯城区在这次换届中共有8名大学生村官当选村党组织书记(其中2名转入事业编制的大学生村官也在这次换届中当选村书记),2名当选为村主任,17名当选为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共27人,占目前在岗的前六批100名大学生村官总数的27%。经过近几年的培养和锻炼,大学生村官逐步成长为村里的带头人、领头雁、乡村主力军,大学生村官工作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树立亲民意识,让大学生村官接地气
新当选第一书记的古城镇后杨村大学生村官赵坤鹏3年来共记了9本厚厚的工作日志,上面大多数都是他走访村民的情况,每一个字都是他走访的感悟,通过走访也拉近了和村民的距离。大学生村官上任之初,区委组织部的领导就在全体人员大会上要求每个大学生村官都要进村入户,“走亲戚”、“串门子”,记好民情日志,培养和群众的感情,尽自己的力量为群众办实事,并以此作为衡量一名优秀大学生村官的依据。通过这种接地气方式,着力让大学生村官树立亲民意识,这样在担任村里主要负责人后才能一心扑向工作,主动为群众解难题、做实事,赢得群众的拥护。
加大能力培养,让大学生村官强本领
能力的提升比职务的提升更重要。一名优秀的村官要想成长为优秀的村主要负责人,一定要有过硬的本领,这样才能成为好的领头羊。谯城区委组织部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大学生村官的各种能力。一是注重实践锻炼,敢于给大学生村官压担子、派任务。从任职第二年起,对符合任职条件的,安排进入村“两委”班子,对特别优秀的择优推荐为村“两委”班子正职。二是注重多岗位锻炼,有计划地组织任职1年以上优秀大学生村官参加区直单位和乡镇的集中性工作,到信访、综治、纪检等部门进行锻炼,开阔视野。三是注重自身锻炼。积极鼓励大学生村官自行创办“大学生村官报”,组织“送文艺下乡”活动、开展大学生村官上讲台,征集文稿“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村书记”等,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提升大学生村官的各种能力。十八里镇洪庄村党总支书记王雷,虽然年轻,但是近年来,能力却得到不断提升,群众基础也不断夯实,所以在这次换届中也脱颖而出,成为谯城区最年轻的村书记。
鼓励勇挑重担,让大学生村官敢担当
芦庙镇第四批大学生村官袁枫先在芦庙镇焦楼村工作,任职期间,工作积极认真,吃住在村,表现优秀,乡镇在使用时把他作为包村干部来培养使用,在村中发挥出很大的作用。他的优秀表现,赢得了区委组织部和芦庙镇党委的肯定,在党委的综合考核下,决定给其压担子,换届前安排其跨村到芦庙袁庄任职,在这次换届中,又顺利当选袁庄村村主任。袁枫也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敢于担当,要沉得下去,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做事。区委组织部在培养大学生村官时,鼓励他们独立去做事情,特别是村里的事务,要求他们真正参与村里重大决策,并带领村干部共同去实施,勇挑重担。这样成长为一名村主要负责人时,组织才可能放心,群众才可能信任。
带领群众致富,让大学生村官谋实事
当一名村里的主要负责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带领群众致富,为群众谋实事。第四批大学生村官张家杰,现任五马镇丁大楼村党总支第一书记,2013年成立五马镇丁大楼绿粉乐粉皮有限公司,解决了丁大楼村2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担任牛集镇蒋楼村党委第一书记的大学生村官王超,创办阳光大棚蔬菜种植园,占地20亩,有复式阳光棚10座,带动村民6户共20多人种植蔬菜,菜农每户收入纯利润2万元以上。在这些优秀的村主要负责人身上,为群众谋实事是他们矢志不渝的追求,他们也用自己的行动执着地践行着。
赵桥乡王寨村党总支书记马刚因表现优秀于去年解决乡镇事业编制,他说:我以前是一名大学生村官,是组织培养了我,给了我这个舞台,我一定不辜负组织的期望,真心为群众办事,做一名优秀的村带头人。
谯城区在这次换届中大学生村官成为乡村主力军,他们将带领党员群众一起开辟农村工作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