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海棠花开色愈浓 三亚村官别墅改民宿3个月赚3万
2014-09-24 08:08:00

  图:1990年代,海棠湾的原始风光。特约记者 孙清 摄

图:2014年9月,海棠湾建设日新月异。 本报记者 张杰 航拍

  图:2014年9月,海棠湾建设日新月异。 本报记者 张杰 航拍

  开着轿车,三亚海棠湾镇江林村“明星”村民黎子豪,今天又回到了让他一夜成名的联排低层别墅。

  这位江林村大学生村官率先将分配给他的位于林旺南风情小镇的200平方米自家别墅,今年以民宿的方式,出租给正依托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疗养的辽宁籍夫妇,3个月赚了3万元,一时在村里迅速传开。

  “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开业后,来我们这疗养的北方老人越来越多,风情小镇环境清幽,很受欢迎。”即便旅游淡季,但黎子豪一点也不担心,“海棠湾旅游这两年发展很快,许多岛内外的朋友,都希望周末能租用我们的别墅,在海边度假。”

  9年的规划开发建设,海棠湾故事至今仍让当地村民津津乐道:以前低矮阴暗的瓦房,逐步过渡到宽敞明亮的别墅和公寓楼;大量村民因贫初中辍学的记忆,早已被一年村中诞生20余名大学新生的喜悦所冲淡;耕海牧渔的传统渔家、农家生活,已被征地后现代化的市民生活所承接;农家乐和集市的陆续开张,不仅繁荣了海棠湾的夜生活,也让失地农民转产兴业找到了方向。

  走进黎子豪的两层别墅,厨具、家具应有尽有。“我打算将屋子重新设计一下,弄些海棠树等本土元素,变得更温馨。村里许多人听说民宿出租的事后,都上门取经。我们最近准备邀请15户人家,下转A03版?

  通过在线营销的方式,抱团闯市场。”26岁的黎子豪说,他这辈子就在海棠湾发展了。

  海棠湾,这个昔日寂寂无闻的地方,2010年首家高端酒店开业,2012年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建成开诊,2014年海棠湾免税购物中心(下称免税店)开业运营,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不断丰富。不到4年时间,10家一线海景高端度假酒店落户海棠湾,年接待游客能力超过150万人次,直逼已运营近20年的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旅游业发展迅速。

  “以前长辈们或是风口浪尖地打渔讨生活,或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田养家,都是勉强糊口。现在旅游业发展起来,生活大不一样了。”黎子豪笑言。

  新开业的酒店和免税店,必须同步不同比例吸纳当地失业农民就业,提供就业者每人每月数千元的薪酬;整合风情小镇部分别墅,旅行商统筹经营,利润归集体收入;组建海棠湾出租车营运队伍,200名失地村民驾车当湾区旅游向导;出租别墅经营民宿,挖掘“林旺鱼汤”等当地美食,开拓农家乐市场……如今,黎子豪和他的江林村乡亲们,“旅游饭”越吃越有味。

  江林村,因有河有树而得名。“儿时守着一大片海棠,只为拣树果玩耍,现在看海棠,更像是一种精神寄托,海棠新区的建立,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黎子豪年轻的面庞上,写满了自信与骄傲。(本报三亚9月23日电)

  海棠湾

  昔寂寂无闻的三亚五大湾区之一,以前当地百姓主要靠打渔、养殖水产、种植水稻生活,勉强糊口,守着茅草房,许多学子因贫不得已辍学

  今知名旅游湾区,当地百姓通过进入涉旅企业就业、开农家乐、办民宿等方式,获得多元化收入,住上现代化公寓与别墅

来源:海南日报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