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推行“民生项目重要课题认领制”,引导优秀大学生村官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才智。
“培养大学生村官要有创新意识,不能低水平重复,要搭建高平台,让他们在实战中历练成才。”据西善桥街道党工委书记王金玉介绍,今年8月下旬,该街道确定了下半年要推进的90件民生实事项目,并从中精心挑选出8个重点项目立项。“其中,我们选了2位大学生村官领衔课题!”
民生项目要真正惠民,调研是第一步。为遴选项目课题牵头人,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围绕“接地气、可操作、锻炼人”原则,不久前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要求街道科室、村、社区35岁以下的干部职工143人,在规定时间内围绕街道任意一项重点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一份调研报告。提交报告时遮盖掉名字,由党工委班子集体打分,根据得分高低,综合能力素质测评,确定了32人进入“街道人才信息库”,作为街道优先任用、招考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指派调研课题组牵头人等的重要参考。负责村官工作的街道组织人事科组织干事陈琪说,“街道现有大学生村官13人,其中7人入库。这次8项课题,入库的大学生村官成功拿到了2项,其他项目也都有村官参与。”
据了解,其中一项很重要的课题是“西善桥老街改造前期调研”,任务交到了到村任职3年的大学生村官周键森手上。“小周在党政办锻炼过,做事沉稳、有大局观、协调能力强,最关键的是不守旧、有想法。”街道党政办主任黄欣宁对他评价很高。
接到任务后,周键森既感到兴奋也充满压力。他说,老街改造既是街道的名片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应兼顾利民富民功能。“正是这一思路,与街道领导不谋而合,为自己成为牵头人加了分。”
8个重点项目课题组采取组长负责制,大学生村官认领课题后,从全街道范围内物色业务骨干组成调研团队,13名大学生村官都受命参与到课题中。2名大学生村官牵头人定期召集组员碰头,还开通了QQ讨论群,在思想碰撞中产生创新灵感,迸发智慧火花。大学生村官吴雪枝是另一个项目“西善桥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和使用”课题的牵头人,她不仅全面调研街道这几年培养村官的做法,还广泛搜集其他先进地区的培养模式,为街道下一步完善村官培养机制、开展针对性培养提供决策依据。
为确保重点项目课题都能顺利实施,街道党工委明确由街道党政办负责课题的过程管理,在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协调和支持,对课题时序进度进行实时跟踪,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会诊。“我们多次请来相关文化创意企业、设计院的专家,为村官们把脉,帮助他们完善课题思路,确保方案切实可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涯介绍道。
目前,由大学生村官牵头的2个课题、参与实施的6个课题,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进度最快的老街改造调研报告已经进入修改阶段,计划于12月初向街道党工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