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昆阳大地,236名大学生村干部在叶县县委组织部的引领指导下,充满激情地投身农村这片广阔天地,他们用智慧和汗水浇灌梦想,用赤诚和执着赢得了父老乡亲的认可和赞许。
本本笔记总关情
翻开仙台镇大学生村干部赵昂的日记,有这样一段话:“今年的旱情非常严重,村里的水井干了,许多村民,尤其是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都吃不上水,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是解决水的问题。”
今年以来,叶县县委组织部在全县大学生村干部中开展了“办好‘四件事’、做好‘四种人’”和“六个一”主题实践活动,“民情笔记”制度便是其中一项。
县委组织部为大学生村干部配发统一印制的“民情笔记”,要求他们坚持做到“七必记”,即群众生活困难必记、群众致富难题必记、群众意见建议必记、群众信访问题必记、特殊人群问题必记、本村隐患隐情必记、群众的创新方法必记。通过这一制度,大学生村干部做到对全村、各组、每户的各种情况了如指掌,争取成为一部熟悉村情、组情、户情的活字典。
任店镇大学生村干部马丽霞说:“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我才发现做农村工作需要懂得的东西太多太多,也明白了农村工作远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
一本本笔记,记录的不仅仅是民情民需,还记录着每位大学生村干部的成长轨迹和对群众的深情厚谊。
小小课堂大作用
从今年6月开始,廉村镇大学生村干部轮流走上镇政府会议室讲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体会、讲举措、传经验。通过上台讲、同事提、领导评,大学生村干部充分展示了自我,素能得到了较大提升。
在仙台镇,大学生村干部3人一组,成立6个“大学生村干部大讲堂”宣讲小组,深入到全镇51个农村党支部,开展“大学生村干部大讲堂”活动。大学生村干部们用顺口溜、家常话讲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远程教育设备组织党员群众观看红色电影、学习国家政策,自制讲课课件,自印宣传页逐村对党员群众进行党课辅导,并把老党员学习感受记录下来,编印成老党员心得体会汇编。截至目前,该镇“大学生村干部大讲堂”宣讲小组已集中组织宣讲学习52次,累计参与人员6500人次,征求到学习意见6大类36条。
“我们一直在探索既能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又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好处的措施,廉村镇和仙台镇这些试点的优秀经验会在全县铺开。”叶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孙浩说。
条条大路通成功
未来的出路问题是大学生村干部面临的一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叶县鼓励大学生村干部根据自身情况“宜考则考,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留则留”,确保“条条大路通成功”。
田庄乡柏树李村大学生村干部赵军丽2008年开始创业,现建成日光温室1座、巨型大棚3座,安排周边村庄妇女40多人就业。在她的带动下,柏树李村已经建成200亩左右的蔬菜大棚。她的蔬菜大棚基地也被平顶山市委组织部评为平顶山市女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她本人也被评为全国“科技创业致富女能手”、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2011年度十大杰出大学生村干部“创业之星”、河南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昆阳镇南街居委会大学生村干部李海军是一名36岁的“老村官”,他说:“我在当好“五大员”的同时,还是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和“网上居委会”的管理员,我在平凡的岗位上找到了自身价值。”
辛店镇汴沟村大学生村干部陈慧宇刚通过全省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中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考试,他说:“我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群众的全力支持。”
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自主创业和合作创业项目57个,总投资达900余万元,为所在村提供就业机会1000多个。今年,又有14人通过了招录公务员考试。
叶县县委组织部部长张成文满怀信心地说:“只要大学生村干部热爱基层、扎根基层、踏实肯干,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干实事,每个人都会有所作为、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