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江苏扬州村官拍《舌尖上的高邮阳春面》
2015-01-26 14:24:00

图为资料图

点击二维码查看《舌尖上的高邮阳春面》

  高邮阳春面一直是扬州特色美食之一。昨天,有网友报料,一段主题为《舌尖上的高邮阳春面》的视频在朋友圈流传,引发不少高邮人对家乡味道的想念。记者了解到,这段视频共6分25秒,由高邮的一群大学生村官自编自导自演,希望通过最日常的视角展现高邮人心中的高邮面。

  点击量3万多

  《舌尖上的高邮阳春面》蹿红

  “高邮酱油面出纪录片啦!”昨天,记者在朋友圈看到,一段名为《舌尖上的高邮阳春面》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出自微信公众号“我爱高邮”。截至昨晚8点,阅读量达7188条。

  记者打开视频看到,这段视频的风格模仿了《舌尖上的中国》,共6分25秒,介绍了高邮车逻镇的阳春面,同时介绍了当地人最熟悉的高邮面配煎鸡蛋,称高邮面条“韧糯滑爽,面汤咸鲜,葱香四溢”。片中的人物包括大学生村官仲维俊、车逻朝阳酒楼老板屠正林等。

  随后,记者联系微信公众号“我爱高邮”了解到,这个视频的第一出处并不是这个公众号,还在微信公众号“青春高邮”、优酷网、腾讯网、高邮文游台等其他网络平台发布过。其中,高邮文游台的高邮城事中,这条视频以“天哪!有人把高邮光面做成视频啦!”为主题发布,点击量近2万,而所有平台的点击量总计达3万多。

  被“黑面条”吸引

  一群大学生村官拍摄而成

  随后,记者从高邮市委宣传部了解到,这段视频原来由高邮城南新区车逻镇的一群大学生村官联合拍摄,其中导演和摄像均为城南新区车逻镇团委副书记应浩。

  “这个片子是我们半个月之前拍的,拍完就发到了优酷网、腾讯网和本地的文游台论坛,还有高邮本地的几个微信公众平台,主要是想通过这个视频让更多的人了解高邮的美食。”应浩介绍,他今年24岁,是浙江金华人,来高邮车逻工作一年半,平常生活中发现,高邮与他的家乡最不一样的就是阳春面,“我家乡的阳春面是白汤的,高邮的阳春面居然是黑色的,让我印象深刻。”

  应浩告诉记者,他平常爱好摄影,拍摄这个视频用的就是他的单反相机,“我并不是专业的,主要是当作一种乐趣。”而他此前一直喜欢看美食类的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后,网络上出现的《舌尖上的泡面》他也很喜欢。为此,他找到了其他几位大学生村官,和当地兄弟单位的同事一起商量,由他自己写脚本,利用早上吃早饭的时间连续拍摄了一周,最终做成了这个视频。

  应浩告诉记者,一碗简单朴素的阳春面,串联着老人、小孩,乃至途经高邮的旅人过客,“这是我下决心拍摄的主要原因。”

  本地人提意见

  可以找一些更地道的店拍摄

  据了解,这条视频受到了很多高邮人的欢迎。“高邮面是我家乡的味道,其他的地方吃不到。”在西区工作的小王介绍,高邮面中有很多高邮人的乡愁,只是片中高邮面的做法有些不地道。

  “高邮阳春面是大锅,一锅一二十碗……”高邮文游台论坛上,一位网友指出,片中说细盐、猪油、葱、蒜、胡椒和高邮特产水面的完美融合,成就了美味的阳春面,但是在很多高邮人的眼中,高邮阳春面的做法更为特别。

  “我们的拍摄地点就是高邮车逻,当地的老板怎么制作,我们就是怎么拍摄的。片中不仅有高邮酱油面,还有高邮菜面和干拌面,这都是高邮人日常的生活,我也想反映这一点。”应浩介绍,“我也收到了很多本地人的意见,他们督促我们去找一些更加地道的店,拍摄一个新的版本。”

  记者了解到,高邮面不仅在高邮很有名,市区的大梅家巷、新城河路等地都有不少挂着高邮面招牌的店。据这些门店的老板介绍,高邮面的“灵魂”是熬制的酱油、黑胡椒粉和面条等,还有一些店从不加味精,而是用浓厚的鱼汤作为汤汁。

来源:扬州晚报   作者:屠明娟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