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贵州村官示范培训贵在挠到“痒处”
2015-02-13 07:40:00

图为贵州2014年大学生村官省级示范班培训现场。 

  在经济欠发达的贵州省,大学生村官到村后,如何发挥优势和长处,带领农民发展致富,帮助农民把腰包鼓起来?在解决影响老百姓生产生活的一些现实问题时,如何立足实际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不久前,贵州省举办了两期大学生村官省级示范培训班。培训围绕农业农村政策、农村热点重点问题、创业富民知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内容进行专题讲座。期间,还组织学员深入省级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贵阳市白云区蓬莱村实地考察,帮助学员开阔眼界、启迪思路。

  “在村官生涯里为群众、为自己所服务的村留点什么?”黔西南州安龙县坡脚乡者贵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杨学精接到通知参加培训时,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培训期间,当老师讲到“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时,杨学精听得特别专注。因为一段时间以来,他和村干部一直在村里制定和实施“3321”发展规划:即3公里道路硬化、300亩精品水果种植、2个养殖场建设以及1个民族文化广场建设。此前,尽管他和村干部们已做了不少工作,比如通村公路硬化已完工50%,民族文化广场建设帮扶资金已到位,但这样做是不是真的抓住了村里发展“牛鼻子”,心中并无十分把握。此次,他把自己的规划和打算向老师和盘托出,不仅当场得到老师的认可,其他学员也报以热烈的掌声。

  遵义市汇川区泗渡镇金田村支部书记周光伦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有一种说法,哪个村的干部是种菜的,那个村种的菜就好;哪个村的干部是养牛的,那个村的牛就养得好。这说明在发家致富方面,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作为村官,只有自己率先成为致富能手,才能带动乡亲们共同发展。为了实现创业梦、带富梦,周光伦说服了爱人和亲戚朋友,在他们的支持下,2010年10月自筹资金10万,建起了100亩的大葱种植基地。眼下,他带领村民干得风生水起。“大学生村官就该成为村级经济发展的引擎。再难的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别人能走,我也可以。”这次参训,他就是想在创业富民方面得到更多的指点。

  同样是大学生村官,有的进村后感觉两眼茫茫,无所适从;有的却风风火火,如鱼得水。“到农村到底怎么干,才能在服务任职村的同时,锻炼和提高自身的能力?”在分组研讨、交流学习心得时,不少学员提出这一问题。

  王良红的回答是:“不论份内份外,更好更细为群众做更多的事情。”王良红是黔南自治州荔波县的一名普通村官,2013年11月当选为城西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工作平凡而琐碎,但涉及到千家万户,王良红深知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2014年7月20日,社区80多岁的空巢老人江奶奶,急冲冲地跑到社区,说是为女儿办理准生证。王良红了解情况后得知,江奶奶女儿在外省打工,现已怀孕5个月。考虑到江奶奶年纪大,行动不便,她主动提出代江奶奶办理相关手续。收集相关资料后,王良红将材料送到镇计生办,经过严格审查,又往返补了几次资料。当她把准生证交给江奶奶时,老人热泪盈眶地拉着她的手说:“姑娘,真的太谢谢你了!”。

  六盘水市盘县淤泥乡麻郎垤村副书记甘桂娟说,这次参加培训,感受最深的是,在村里做事,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这方面,她颇有体会。在麻郎垤村,彝族传统葬礼花费都很高,一次葬礼往往要屠宰十几头甚至几十头牛、羊、猪,造成极大的浪费,也给老百姓生活增加了不小的负担。“这是彝家人的传统风俗,如果脱离实际,简单化操作,大刀阔斧地作出硬性规定,不仅不能去除旧俗,相反还可能引来怨言。”甘桂娟说。她采取了潜移默化的办法,一是在老村支书的带领下,走家串户,一家一户做说服工作;二是村两委成员带头,遇上红白事自觉缩小操办规模,节省开支;三是在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倡导丧事新办。由于多管齐下,效果开始慢慢显现,相比以前葬礼的大操大办,如今,村里丧葬仪式节约6万元以上。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特约记者 霍庆涛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