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山西村官杜娟:带领乡亲们致富是我最大的心愿
2015-03-09 09:22:00

杜娟被授予“山西省三八红旗手”。

  3月5日,山西省妇联隆重表彰了全省“巾帼建功标兵”和“三八红旗手”代表,表彰会现场,身披绶带的“三八红旗手”获得者之一——33岁的女大学生村官杜娟,格外引人注目。“那一刻我知道了,在带领大峪村老百姓致富的路上,我不是孤军奋战,我的背后,还有妇联这个‘娘家人’在为我鼓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这样说。

放弃留校选择挑战

  清徐县大峪村只有100多户370多口人,是一个偏僻和经济落后的村子。但自从4年前来了个女大学生村官后,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6年,杜娟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作为当时学校的学生会主席,是选择留校还是报考村官,杜娟早有自己的打算。“留校后的工作是一成不变的,未来的样子不用想都能看得见。我想过一种有挑战的生活。”杜娟对前来挽留她的老师这样说。
  2007年,杜娟通过了村官考试,被选派到清源镇北营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由于工作细心踏实,表现突出,在2008年12月,该村“两委”换届中,杜娟高票当选为北营村党支部副书记和村委委员,实现了两委交叉任职。之所以后来能到大峪村任职,源于时任大峪村村主任的雷红恩“三顾茅庐”。
  “我们村当时很落后,希望来个有能力的人带着村民致富。那时候,杜娟在山下北营村的所作所为很得人心,给村里修路,为全村人办养老保险,更换自来水管,新增天然气管道,联系农校老师给蔬菜种植户定期培训……我们很羡慕,也想有个这样的年轻人帮帮我们。”当时的大峪村村主任雷红恩说。之后,雷红恩屡次找镇政府请杜娟担任党支部书记,又找杜娟谈了三次。
  2011年12月,大峪村村“两委”换届,杜娟被“挖”了过来担任党支部书记,同时,她还继续担任北营村党支部副书记和村委委员。雷红恩自己也主动让贤,心甘情愿为这个年轻的姑娘当副手。
  有了在北营村的“身经百战”,杜娟虽很快就适应了大峪村的工作环境,但大峪村的部分村民却并不买她的账,直到2013年的一场冰雹袭击,改变了人们对她的态度。
  “那场冰雹让1300亩葡萄全部受损,我去入户调查损失,村民毫不客气,甚至还把我挡在门外。但越是这样越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掌握了相关数据后,我就想尽办法给大家申请救灾款,能补多少是多少。”大峪作为山区村,人口少,跑手续、找资金并不容易,杜娟只能拗着一股劲儿,一次次地去跑。
  落实了救灾补助金,杜娟又找来农业专家上山指导培训。这次村民们再次质疑她的做法,称他们祖祖辈辈种葡萄,还不知道怎么管?!但杜娟不这么认为,她劝说村民相信专家的科学管理知识。“其实,灾后如果不及时补救,对来年的种植和挂果都有很大的影响。事实证明,专家传授的办法在第二年的管理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村民们终于信任了这位干练的女村官。

葡萄畅销乡村变美

  要想富,先修路。原来,大峪的进村路是一条很窄的路,根本错不开车。杜娟上任后,解决了煤矿与村内的纠纷,争取到一部分资金。她和村主任老雷商量决定用来修路。杜娟和老雷随即带着村民动手施工,扩整转弯口路面,填平土路上的坑洼处。借着修路,还把家家户户原来的旧自来水管换成了新PVC管,在山上修建了空心坝和蓄水池,把雨季的水留住,解决村民的葡萄灌溉问题。
  路修好了,杜娟又想着带领村民致富。经过了解,杜娟总结出大峪村有三个自身发展的优势:首先是地理位置好,大峪村位于北纬37°这一葡萄生产的黄金纬度线上,也在清徐县西边山旅游规划线上;其次是葡萄品质好,大峪村位于山,区昼夜温差大,葡萄糖分聚集多,葡萄口感属于全县一流;第三是民风淳朴,老百姓勤劳朴实、古道热肠。
  确定将葡萄作为村里的主业发展后,杜娟又和村干部们多次外出寻找优良品种,并在大峪村新建了20亩的温室大棚,引进了数个新品种。目前,杜娟筹办的“清徐县大峪村大峪红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已经申办成功,开春后将对村民种植的葡萄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包装,并建立和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大峪红”,统一销售,申请了有机食品认证。
  村里的老百姓还开心地告诉记者,经过杜娟的努力,山西省65个最美乡村中,太原市8个村庄入围,清徐县3个,其中就包含了大峪村和北营村两个村庄。2014年5月20日,大峪村又申报了“中国传统村落”。村里正在规划“最美乡村”和“传统村落”的发展蓝图,未来的大峪村会更美。
  2014年12月份,杜娟连任大峪村党支部书记,这是大峪村民对她最大的褒奖。

 

 

来源:山西新闻网--三晋都市报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