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对广丰县洋口镇严村姜盛塘一家来说,是多么的不幸,患淋巴癌三年的父亲还躺在病床上,13岁的女儿姜小露又查处患白血病。“老伴,把钱省下来给孙女治病吧,她才13岁,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今年79岁的爷爷老姜临终前,拉着老伴王凤青的手嘱咐道。作为一名老党员、姜家组的老组长,姜爷爷不想让子女在自己身上承受更多的负担。子女们的孝顺,生病三年里,他已经切身感受到了,因为自己的病,子女们已经为他花费10多万元了。如今,单要治好孙女的病,就得至少50万!儿子一家何以承受如此的重负!1月24日,患淋巴癌三年的老姜爷爷,带着对孙女小露的牵挂,带着对子女们的理解离开了这个世界。他要在天堂里保佑孙女小露早日摆脱病魔的煎熬,祈祷孙女小露早日康复回家……
大学生村官:微信群里暖流涌动
“严村小学五年级学生姜小露,今年13岁,被查出患慢性粒性细胞白血病,急需骨髓移植,手术费需要50万。这一家人很不幸。父亲叫姜盛塘,48岁,单眼失明,母亲叫俞鹤丽,今年39岁,先天聋哑。爷爷患淋巴癌三年刚去世不久。我们大学生村官要行动起来,救助姜小露,体现我们大学生村官的责任和担当……”
3月17日,五都镇前山村大学生村官刘珊珊,从严村小学程美欢的微信分享中获得了姜小露的不幸后,就编写了这个消息,发到广丰县大学生村官微信群里。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这个有108名群成员的大学生村官微信群,顿时议论开了。“这是我们洋口镇严村的事情,我们不能无动于衷,要行动起来,为姜小露筹集治疗费奔走。”洋口镇古城村村官范乐麟、赵塘村村官郑路、新村村村官刘文华、和尚渡村官黄永波、蔡村村官叶蓓蕾等5名村官感到了肩上的责任,他们决定为小露的病去奔跑。
第二天,洋口镇的5名大学生村官,走进县红十字会,走进县总工会,又去民政局、卫生局,为小露治病争取爱心基金、咨询大病救助和白血病救济的有关政策。并把小露的遭遇以及走访小露家庭的有关情况向县委组织部和洋口镇党委、政府作了详细汇报。当晚,5名大学生村官又把奔走的情况,在大学生村官微信群里作了分享,当得知在红十字会获得了小天使基金,在总工会获得1500元困难农民工补助基金后,村官们又讨论开了:“我们能不能搞一次大学生村官捐款活动。”这一倡议立马得到村官们的响应。
“82名村官都参与了捐款,目前,大学生村官已经为小露捐款21650元。”从洋口镇团委阳光雨露支愿服务队处,记者查到了大学生村官为小露捐出的爱心款。
阳光雨露支愿服务队:发起社会募捐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大学生村官们迸发的暖流,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爱心接力,在丰溪河畔演绎开来。
在洋口镇严村小学,有一名叫程美欢的老师,今年25岁,是江西师大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她是姜小露妹妹姜晓蓉的班主任,也是姜小露的语文老师,对姜小露一家知根知底,并一直热切为小露的病情奔走求援。这个学期开学时,校长王义生在一次教师会上提起姜小露同学患白血病的事,程老师就坐不住了。“作为一名老师,学生患上这样的大病,我要去关爱。”于是,程老师连夜赶写《救助折翼天使姜小露的捐款倡议书》。第二天,学校师生就为小露捐款了。孩子们5角、1元、5元、10元……把零用钱捐出给小露治病,338名师生共为小露捐款4072.5元,让小露又一次踏上去南昌治病的旅程。之后,洋口镇团委阳光雨露志愿服务队在洋口镇发起了更大范围的救助姜小露捐款活动,镇村干部2天时间就捐款达5万元。
此后,救助折翼天使姜小露的信息通过微信又一次扩散,赢得了更广泛的关注。
该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皮晓瑶把一条《救助折翼天使姜小露》的信息转发至县乡领导微信群,立即引起群友的关注。“爱心传递,让广丰充满爱,让小露的救助,传递正能量,让每个广丰人有安全感,获得感。”广丰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谭赣明在微信群的留言注目,格外温暖和亲切。随后,各乡镇党政主官纷纷把救助姜小露的微信转发、分享,永丰街道、五都镇、桐畈镇等乡镇(街道),团市委、县政协经济界委员、经开区、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等部门和单位,纷纷组织捐款,奉献爱心。
姜小露的遭遇还得到了企业家和社会团体的关爱,县电力公司,广丰广信村镇银行,森辉实业有限公司,广丰新青年联盟,广丰电商协会,广丰县木雕协会,广丰登山协会,洋口兰超篮球俱乐部等带上募捐款到姜小露家走访慰问;上饶星火传媒得知姜小露的遭遇后,为她捐款并为其义拍爱心纪录片……
3月24日晚,洋口镇团委阳光雨露志愿服务队还在广场组织了一场社会募捐活动。“在现场,主动向爱心箱捐款的爱心市民络绎不绝,仅一个多小时,就为小露募集善款1.06多万元。”活动组织者洋口镇团委书记况东宸说。值得欣慰的是,截至3月24日,社会各界共为姜小露捐款已达近33万余元,目前,关爱还在继续。
折翼天使姜小露:期待你早日康复回家
今年13岁的姜小露,是个非常聪明、懂事的孩子。
“小露上学得了很多奖状。每门课都能考95分以上。考试没有达到95分,她就会哭。”今年72岁的奶奶王凤青说,“虽然她是抱来的孙女,可我们一家人都当做亲生的待。孙女很懂事,很聪明。”
就在13年前,姜盛堂和媳妇俞鹤丽已经结婚7年,因为俞鹤丽天生聋哑,这七年一直未孕。夫妇俩就商议抱养一个,于是,在小露满12个月时,在上海打工的亲生父母就把小露托付给姜盛塘夫妇了。三年后,俞鹤丽怀孕并生下一女孩,取名姜晓蓉。晓蓉今年10岁,就读严村小学二年级,也长得聪明伶俐,讨人喜欢。
“外公,我去看病了。爸爸没有那么多钱,你和舅舅就借点钱给我看一下病,我长大后会赚钱还你们的。”在赴南昌看病的车上,小露拿起爸爸的手机恳求说。谈到这里,今年61岁的外公俞书华已经泪流满面了。“多么懂事的孩子,可老天偏僻就这么无情……”
“爸爸,我对不起你,我生病了,增加了你的负担,我的心里很自责。不管我的病能不能治好,我向你保证,我下辈子还做你们的女儿。我不会嫌弃妈妈是个聋哑人,我知道,妈妈心里有很多话要对我说,妈妈也是很爱我的……爸爸妈妈,你们为我操心了,以后我会好好孝敬你们的……”从小露写给爸爸妈妈的纸条里,我们看到了一个13岁女孩对生命的渴望和真情的流露。这样的好孩子,怎能不让人怜爱!
“奶奶,我给你200元钱卖点鱼肉改善一下伙食吧。”当记者把200元递给奶奶手中时,她却随口给出“我给孙女治病!”的回答。为了孙女,今年72岁的奶奶还干着“撕黄烟烟筋”的活。她说,一天可以赚4到5块钱,够自己一天开销了。小露一家是不幸的,可他们用农村人的朴实和厚道换来了社会各界浓浓的关爱,他们也是幸运的。
我们坚信,对小露一家人的境遇,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并关爱。我们期待,他的亲身父母、兄弟姐妹,很快能够和她骨髓配对成功,早日做上骨髓移植手术。
“姐姐,你在医院还好吗?打针还痛吗?你的病快点好吧。我会想你的。我会在家里等你,等你陪我玩。姐姐,你一直对我很好,好久没有教我做作业了,你能早点回家教我做作业吗。我和妈妈在家里等你回家……”今年10岁、就读严村小学二年级的妹妹姜晓蓉在给姐姐姜小露的信中这样写道。
折翼天使姜小露,加油!家乡汇聚的大爱,就是你战胜病魔的坚强后盾。我们期望你,早日康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