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江苏盐阜大学生村官田玲热情投身“微公益”
2015-04-14 09:07:00

  “田老师,我画得好看吗?”3月28日下午,10多名儿童像往常的周末一样,来到“留守儿童绘画免费培训班”,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绘画。孩子们有的埋着头在抓紧时间涂抹色彩,有的争着展示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笑容,都很开心。

  “能用自己的专长为孩子们带来快乐,心里特别开心。”为孩子们指导绘画的田玲是亭湖区五星街道新河社区党总支副书记。今年26岁的她自2012年被聘为大学生村官以来,积极响应区委组织部等部门的号召,热情投身“微公益”事业,用自己的一颗爱心为弱势、困难群体送上春天般的温暖。

  “留守儿童绘画免费培训班”在五星街道五星村村部一间近20平方米的活动室里,学生来自周边的多个村居。

  前年夏天,担任村官不久的田玲在深入居民中调研时发现,一些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由于缺少亲情的关爱,出现性格孤僻、抑郁、不合群等不良状况,有的甚至沉迷于游戏厅,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危害。

  如何让这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田玲决定发挥自己在美术方面的特长,利用每个星期六的下午辅导留守儿童绘画,排解他们的孤独与寂寞,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并给他们以真善美的熏陶。

  为了落实绘画培训场地,田玲四处奔波寻求支持。最终,经区委组织部协调,五星村伸出援助之手,向她提供了一间闲置用房。田玲又自掏腰包,添置了一些硬件设施。绘画免费培训班的建立,使一大批留守儿童有了假日里的“温馨港湾”。

  “在田老师这里,我们不仅可以学习绘画,还能结识到新朋友。”采访中,不少孩子高兴地说,他们每个周末都盼着来“留守儿童绘画免费培训班”。在这里,他们好开心。而自从办起培训班后,田玲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全身心地扑在孩子们身上。如今,她被留守儿童们亲切地称为“贴心的田老师”。

  慧慧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小女孩,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她一直跟随奶奶一起生活。缺少母爱的慧慧整日郁郁寡欢,与同学的关系也很淡漠。田玲知情后,主动来到慧慧家中,引导她参加绘画培训班。慧慧参加培训后,田玲不仅送给她画笔、颜料、纸张,还通过学画《一群小鸡真团结》、《姐妹心连心》等途径,引导她融入集体、乐观向上。

  “现在小女孩性格开朗多了,也爱说话,还会主动向人打招呼。”有时候,培训结束后,奶奶因为特殊情况迟迟不来带慧慧回家,田玲就专门留下来陪她,与她一起做游戏、讲故事、说悄悄话。渐渐地,慧慧的心情开朗起来,小脸上时常绽露久违的笑容,不仅绘画技艺进步明显,学习成绩也不断提升,成了越来越受老师好评和同学欢迎的“阳光女孩”。

  “我年纪大了,又要上班,有时候实在忙不过来,如果不是田书记的帮助,小悦不知要多吃多少苦头呢!”父母都在苏州打工的小悦从4岁起就一直靠奶奶照料。奶奶在一家保洁公司当清洁工,经常在双休日加班,每当此时,就将小悦锁在家里。田玲非常同情小悦的处境,就动员奶奶将孙女送到绘画培训班来。遇到下雨等特殊天气,田玲还登门给小悦“开小灶”,使她在学画的同时,感受到一份别样的温暖。

  不仅如此,田玲在办好“留守儿童绘画免费培训班”的同时,还多方参加其他形式的“微公益”活动。她牵头组织区大学生村官“小青亭”志愿者队伍,每逢儿童节、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都到“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站”、“关爱孤寡老人服务站”开展形式多样的慰问活动。

  去年端午节前,田玲放弃陪家人一起包粽子的机会,带领大学生村官志愿者们来到位于盐东镇的“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站”,与留守儿童一起包粽子、做游戏,并向他们赠送自己精心制作的小礼物。今年春节前,她还带领大学生自愿者来到位于新兴镇养老服务中心的“关爱孤寡老人服务站”,为老人们打扫卫生、包饺子,陪老人拉家常,并送上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通过‘微公益’这个平台,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一份份‘微温暖’,却可以汇成爱的‘熊熊之火’。”田玲表示,“我将一直在‘微公益’的路上走下去。”

来源:盐阜大众报   作者:戴红艳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