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2022-02-24 15:4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李竟涵 刘菁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情况,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中央农办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中央农办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锚定总体目标明确年度任务

  唐仁健介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不提新主题、不讲新提法,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明确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年度工作要点和任务清单。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条底线、三项重点、一个加强”。

  “两条底线”就是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完善落实监测帮扶机制,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三项重点”就是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重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健全实施机制。重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维护农村社会平安稳定。

  “一个加强”就是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压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

  唐仁健表示,新时代新阶段,抓三农工作就是抓乡村振兴,不能把二者搞成“两张皮”。要创新工作机制,积极稳妥推进,真刀真枪干起来,见声势、见行动。

  一是压实责任。制定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责任,落实落细五级书记抓振兴具体要求。开展省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完善市县考核制度。二是健全机制。把脱贫攻坚探索形成的有效经验做法借鉴运用到乡村振兴中来,结合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和乡村振兴促进法,推动健全一揽子推进机制。三是转变作风。不能抱着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超越发展阶段急于求成。要坚决反对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乡村发展规律,稳扎稳打推进。四是建强机构。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局“三位一体”抓乡村振兴工作,大家拧成一股绳,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有条不紊地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拧紧粮食安全发条让“油瓶子”多装中国油

  保障粮食等初级产品供给是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唐仁健表示,保障粮食安全这根发条要拧得紧而又紧,工作要抓得实而又实,重点做到“三靠”。

  一靠责任落实。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有责任保面积、保产量,主产区要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销区要切实稳定和提高粮食自给率,产销平衡区要确保粮食基本自给。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定出台省级党委政府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

  二靠收益保障。推动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力争做到政策能保本、经营促增效。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提高种粮综合效益,让种粮农民不吃亏、有钱挣,尽可能多得利。

  三靠基础支撑。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夯实粮食生产物质基础。打好政策组合拳,抓好种业振兴行动落实落地。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分区域分品种补上农机装备短板弱项,强化现代农业技术装备支撑。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唐仁健介绍,要立足自身,下大力气调整结构,下大决心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多种一亩是一亩,多收一斤是一斤,让“油瓶子”里尽可能多装中国油。积极恢复东北地区大豆面积,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支持东北地区积极推行大豆玉米合理轮作。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在黄淮海、西南、西北等适宜地区加大推广力度。积极发展油菜、花生、油茶等油料生产,因地制宜发展向日葵、胡麻、芝麻等特色油料。多油并举、多措并施,经过5-10年的努力,争取大豆和油料的自给率有较大提高。

  去年受秋汛影响,有1.1亿亩冬小麦晚播。唐仁健表示,要以背水一战的态度、超常超强的力度,千方百计保夏粮,打好全年粮食丰收第一场硬仗。抓住小麦返青关键生育期,上技术、上措施,加强精准指导服务,力争让适期播种的小麦多增产,晚播的小麦不减产或少减产。还要抓好防灾减灾,重点防范春寒、倒春寒、夏伏旱和洪涝,重点防控条锈病、赤霉病、茎基腐病等重大病虫害,大力推进统防统治、联防联控、应急防治。抓好春耕备耕,巩固早稻生产,稳定秋粮面积,会同有关部门抓好农资供应,尽可能稳定农资价格,强化质量监管。

  耕地保护保数量、提质量、管用途、挖潜力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吴宏耀介绍,今年一号文件在耕地建设保护方面着墨较多,出台了一系列“长牙齿”的硬举措,归纳起来就是“保数量、提质量、管用途、挖潜力”。

  保数量,就是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一要定线。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二要定位。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哪块地是耕地、哪块地是永久基本农田都要落到具体的地块上,做到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三要定责。由中央和地方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并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

  提质量,就是提高耕地质量。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将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亿亩,同时要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的地力等级。抓好黑土地保护,深入推进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8000万亩。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的全程监管,确保补充耕地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真正实现补充耕地的产能与所占耕地相当。

  管用途,就是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对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要严格限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查处违规违法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的行为。对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的,要严格管控。对耕地种植用途,要严格落实利用的优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以及饲草饲料的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挖潜力,就是要挖掘潜力增加耕地。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资源适度有序地开发为耕地,对于一些具备开发条件的空闲地、废弃地,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探索发展设施农业、破解耕地、光热等资源的约束。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刘焕鑫介绍,过去一年,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下一步将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完善监测帮扶机制。监测上更加准一些,精准确定监测对象,将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帮扶上尽量早一些,对发现的住房、义务教育、就业、因灾因疫因病突发严重困难等苗头问题,抓紧落实帮扶措施。操作上尽可能简化一些,打通各部门监测平台数据壁垒,缩短认定时间,提高监测帮扶效率。

  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把产业就业帮扶作为着力点,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逐步提高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加快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通过组织劳务输出、提高帮扶车间吸纳能力、优化公益岗位等方式,确保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稳中有增。

  强化重点区域帮扶。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集中力量实施一批补短板促发展项目,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对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持续加大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后续扶持力度。

  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实。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政策力度不减,继续扶上马送一程。组织开展政策效果评估,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地见效。

  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

  刘焕鑫介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总结各地做法的基础上,对乡村建设的实施机制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

  坚持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在目标和标准上调门不要定得太高,重点是保证基本功能,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农村道路、供水、用电、网络、住房安全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对既有利于生产、又有利于生活的设施,如农村道路、仓储冷链和物流设施等,要优先安排、加快建设。

  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农民期盼干的抓紧干,农民愿意干的带着干,农民不愿意干就先放一放、缓一缓。充分认识乡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把握好工作的时度效,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立足村庄基础搞建设,注重保护传统村落,不盲目拆旧村、建新村,不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开发、大建设,严格规范村庄撤并。

  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把农民组织动员起来,农村厕所改造、庭院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等农民户内和房前屋后的事,尽量交给农民干。政府重点做农民干不了、干不好的事,比如农村改厕涉及的供水保障和污水处理,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和集中处理以及村庄公共环境整治。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