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劳务协作、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走特色化产业发展之路是好事,也是难事。为避免各地“一哄而上”搞特色产业,真正把特色产业做出“特色”,参加全国两会的基层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贡献“金点子”。
找准“特”品
罗应和代表在社区扶贫车间。
“今年冬奥会期间,有四款非遗文创作品‘唐娃娃’入选2022年北京冬奥礼物名单,送进了北京冬奥村和非遗展示区,那可是我们扶贫车间生产的。”说起当前搬迁社区就业帮扶的情况,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惠水县明田街道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应和最先想起的就是社区的“唐娃娃”。
该社区是当地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点,当年1410户搬迁户从深山迁至此,如此多的人口聚集在一起,靠什么生活成了大问题。罗应和意识到就业的重要性,带头办培训班,开起了扶贫车间,“唐娃娃”正是2019年罗应和牵头引进的项目。“自从有了‘唐娃娃’生产线,我们的搬迁群众有活干、有钱赚,日子也一天比一天过得更好了。”罗应和说,乡亲们的少数民族传统手艺刺绣和枫香印染让“唐娃娃”活起来,在这次冬奥会中“火出了圈”,目前市场上供不应求,车间生产也是订单满满。
1000多户搬迁移民在县城扎下根,究其原因,还是那句话:“搬得出、稳得住、逐渐能致富。”自2016年搬迁至今,在罗应和等社区干部的带领下,新民社区集体经济初见成效,两个扶贫车间共带动就业500余人,建档立卡户占比80%。目前,除“唐娃娃”车间外,制衣车间人员月收入达到3500元—12000元,2021年,该制衣厂完成产值6900万元,缴纳税收500多万元。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最关键就是就业。”罗应和表示,过去一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头一年,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帮助大家把腰包鼓起来,是他作为社区干部的主责主业。截至2021年,新民社区搬迁群众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800元,是搬迁前的6倍。
在罗应和看来,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加大劳务输出和就地就近就业支持力度,拓宽搬迁群众就业渠道。这也为拓展社区经济及就业指明了方向,面对未来他坚定地认为,“我们要努力在产业经济上走出一条不甘落后,奋力争先的道路,开启新生活,守住我们现在稳稳的幸福,注入更多的干劲和新活力。”
抓好“特”训
张全收代表
“乡村建设绝不能一个模子下来,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资源,立足生态条件、产业布局甚至包括风俗习惯,从自身比较优势搞建设。比如我们拐子杨村,虽然也是全国文明村,但与发达地区的文明村相比,在基础设施、环境条件等方面还有差距。”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张全收表示,要有针对性地做好科学规划,保持农村生态原貌,突出乡土特色。同时要推动各类资源下沉,建立落实乡村建设的科学评价机制,避免形象工程。张全收建议,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统筹实施农村排水管网、坑塘治理、垃圾清运、硬化绿化等项目,成熟一个村实施一个村验收一个村,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显著改善和生态宜居。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手要抓稳,完善监测帮扶机制,稳住脱贫基础;一手要抓拓,抓住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拓展农民致富的内生动力。“拐子杨村实现整村脱贫后,我们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所有脱贫人口和重点人群做好常态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及时跟进相关帮扶政策。”
如今,拐子杨村建起8座标准化温室蔬菜大棚和2座光伏发电站,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村集体拿出一大部分钱开发公益性岗位,给弱劳动力、半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这些年,“农民工司令”张全收一直致力于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现在不仅要关注农民工就业,更要关注他们经过职业技能培训的高质量就业。“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职业技能培训方式,鼓励支持人力资源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也可以实施订单定向培训,让农民工都有一技之长。”张全收说。
盘活“特”产
陶勋花代表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党委书记陶勋花表示,发展特色产业要有钱、有资源。要想办法盘活村里的“睡眠资产”,使之变成“活资本”,为乡村振兴助力。
据陶勋花介绍,中西部地区部分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有的村集体年收入不足3万元。一些村集体产业发展造血功能不足、生态价值转化能力与农村生态现代化要求不相适应,村集体经济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陶勋花建议,首先应大力培育农村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量化、完善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开展登记赋码、强化集体资产管理。
如何通过融资的方式来助力集体经济发展,是陶勋花最关注的问题。她建议,应当加强金融机构在贷款期限、贷款金额、本息偿还等方面对村集体经济的支持。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纳入评级授信范围,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在信贷支持上计划优先、利率优惠。鼓励金融机构依法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探索以生产经营设备设施、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经营权、资产资源收益权、应收账款等抵质押物申请贷款,不断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同时,要推动地方政府出台信用担保、风险补偿、财政贴息等措施,多方面撬动金融资金。引导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农业规模经营、高标准农田建设、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乡村产业发展。同步组建乡村振兴基金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支持建设村域综合性服务平台,鼓励村村“抱团”机制,鼓励“村企联营”“强强联合”“以强带弱”。
此外,还应该积极探索盘活低效闲置用地、新型产业用地、组合供地等新供地方式,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的功能边界。鼓励村集体牵头组建混合所有制经营实体,促进生态旅游、农事体验、运动休闲、民宿康养等创意农业新产业和新业态发展。
锚定“特”才
耿遵珠代表
“城里人都开始羡慕俺们村!”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耿店新村党委书记耿遵珠自豪地说。
耿店村这些年走的是“一亩园顶十亩田”的路子,700多座蔬菜大棚是村民致富的“法宝”。近两年又有了新变化:随着村里各项产业不断发展壮大,“80后”“90后”纷纷返乡搞大棚种植,耿店村“棚二代”的名气越来越响。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点赞耿店村“棚二代”回乡创业。“为了让返乡青年回得来、留得下、发展好,我们从提升‘家业’、扩大产业入手,让‘家底’更实、产业更旺。”耿遵珠说。
给蔬菜大棚插上更有力的科技翅膀,是耿遵珠近年来投入心血最多的事情。
去年,蔬菜大棚智能化程度更高了,水肥一体化灌溉、智能温控、无土栽培等技术有了新突破。生态有机、无公害品牌不断发展,辣椒、黄瓜、西红柿、芸豆、茄子等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截至2021年底,村里新建、改扩建大棚40多个,全村大棚数量已超700个,户均4个,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万元,村集体公共积累资金超过3000万元。
“去年,我们搬进了村里统一建设的新住宅楼,实住面积120平方米,三室两厅,还有电梯,和城里小区没什么两样。”85后返乡“棚二代”耿星亮说。和耿星亮一样,即将搬进新房的还有71户,年轻人占比95%。
把青年人留在乡村,更重要的是给发展的机会。离村子不远的“棚二代”创业园,正在建设标准化蔬菜加工车间,项目建成后,年加工净菜可达3万余吨,有效延长蔬菜产业链条,利润收益也将大幅提高。
“去年,山东首家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学院在我们村揭牌,成为培养农村干部队伍、乡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阵地。”耿遵珠说,截至目前,学院已开展农技、电商等专题培训10余期,培训人数近千人。
在耿店村未来的发展图景里,中央厨房、冷链物流等概念跃然纸上。“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发展蔬菜大棚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加强技能培训,让青年一代在家乡找到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耿遵珠说。
“去年,我们还与周边10个村联合组建耿店新村。”担任新村党委书记的耿遵珠,心里有一个更大的梦想,“下一步,我们将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方式,成立耿店新村联合社,走上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之路。”
发力“特”色
余留芬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党委书记余留芬,是一名来自基层的政协委员。过去21年,她一直是岩博村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在调研乡村特色产业时,她发现在贵州几乎每个县区都挖掘出了富含本地特色的产业,成为地方发展的重要支撑。比如,盘州市“刺梨产业”、水城区“高山茶产业”、安顺“蜡染文化产业”、大方“豆制品产业”等等。贵州还有一种稀有水果贵州刺梨,种植量达到100多万亩,在盘州就有60万亩,当地还自主研发了果脯、饮料、原浆等系列产品,但由于以贵州市场为主打,在其他省市知名度不高,销量不佳。
余留芬介绍,今年两会上她围绕这一特色产业提交提案,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建设中给予贵州倾斜,重点在资金配套、产业政策扶持、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比如把贵州刺梨产业推广至全国,打造成贵州名片。
余留芬还观察到,农村基层留住人才面临困难。“想方设法留住本地人才是兴村的长久之计。”余留芬认为,中国人普遍有着“乡情”“乡愁”情结,只要稍加引导,就会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中坚力量。“农村基层组织和村级企业是留才引才的主阵地,建议从国家层面着力解决农村基层人才待遇、培训等问题,尤其要优先保障落后偏远地区,进一步营造人才留村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