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让选调生“落地生根”做好国情调研
2022-04-08 09:1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嘉新 韦素香 本报记者 倪敏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我们接受高等教育,不是为了摆脱落后的乡村,而是要让乡村摆脱落后。国家总有一些地方,需要年轻人去推动发展……”在广西钦州日前召开的到村任职选调生座谈会上,选调生宣善芳的交流发言,表达了钦州市260名到村任职选调生扎根乡村、奉献乡村的决心。

  2020年以来,钦州市分两批选派选调生到村任职,通过持续做好到村跟踪管理工作,发挥组织优势引导到村任职选调生开展国情调研,进一步提升选调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做好党的基层工作提供了鲜活经验和创新见解。

驻村选调生参与钦南区钦州东场镇东场村海堤抢险。

  读无字书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刚到村啥也不懂,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我开始逐户走访村民群众,了解村情。”选调生李德贤于2020年12月被派驻钦州市钦北区大垌镇歌标村任村主任助理,到村后先从“脚底板”练起,起早贪黑,把全村挨家挨户走遍。“每户情况都摸熟了,才能渐渐读懂乡村这本无字书。”李德贤感慨地说。

  从校门走上社会,第一步就迈进了社情繁杂、条件相对艰苦、矛盾相对较多的农村,怎样才能尽快熟悉情况、适应工作?要从调查研究做起。钦州市要求到村任职选调生走遍全村农户1次以上,其中,重点走访党员、村民代表、致富能手和困难户,引导选调生向群众学习,梳理提炼可作工作参考的村情要素,随时随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动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在此基础上形成所在村的综合情况报告。

  问关键事

  做发展的领路人

  钦北区贵台镇百美村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且富含微量元素硒,适合紫米的生长。在调研中,选调生龙云全和工作队员不断为村里紫米种植和销售出谋划策。目前,百美村种植紫米70亩,实现了生产、烘干、加工、包装、销售一体化,带动村民就业的同时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钦州市各级党组织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农村治理等中心任务,提出国情调研专题,引导到村任职选调生发挥自身优势,把自身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找准关键症结,带领村民突破难点、发展产业、拓宽致富渠道,实现从“落地听声”到“落地生根”的转变,从而在国情调研报告成文时,有更多亲身参与的细节、融入其中的感悟。

  解百家难

  做群众的贴心人

  因地势问题,灵山县旧州镇大岭村通往小学的路一到雨天便被淹,影响孩子们正常上学。在国情调研入户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选调生周君和驻村工作队员一起,多方走访讨论方案,积极联络争取资金,跟踪安排施工程序,2022年新春伊始,长8米、宽5.5米的福进桥正式通车。娃娃们雨季上学再不让人费心,村民们喜上眉梢。

  大岭村的桥成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连心桥,像周君一样的到村任职选调生、工作队员们成了群众信任的人、靠得住的人。

  钦州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指导各县、镇有针对性地列出每月重点任务清单,让选调生参与矛盾多、任务重、困难大的工作;积极引导到村任职选调生坚持问题导向,让他们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加强分析研判,提出科学对策,把解决老百姓关切的难事烦心事,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在实践的“大熔炉”里,掌握新时代基层工作方法,成长为群众的贴心人。

  钦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剑峰介绍,钦州市强化选调到基层、培养在基层、成长在基层的导向,建立到村任职选调生问题解决机制,收集到村任职选调生在食宿、交通等方面的困难34条,实现百分百排忧解难。建立“一时+一贯”的优秀选调生发现储备机制,百分百纳入钦州市优秀干部人才“千人库”重点关注、重点培养。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