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大山、高原、海岛……无论地形地貌有什么不同,都有选调生必走的乡村之路。三蹦子、小电驴、垃圾清运车、渔船……选调生在走家串户这道“必考题”面前,虽然使用了不同的“解答方式”,但却给出了一个相同的答案:乡村路上我能“行”,必须“行”!
本期“村头板凳会”邀请了来自山东、陕西、重庆、贵州的5位选调生,分享陪伴他们行走乡村的交通工具,以及或感人或有趣、或发人深省的小故事。
怎么出行,选择各有缘由
主持人:欢迎大家!感谢大家参与本期“板凳会”。先请各位分别介绍一下自己入户的交通工具吧!
宋美玲(山东省荣成市俚岛镇瓦屋石村主任助理):我所在的村是一个很典型的胶东渔村,80%以上的村民从事海上养殖。所以,我每次入户都是靠“打水的”,也就是渔船。对我们村的村民来说,大海就是“田地”,一艘艘渔船就是“通勤车”。
宋美玲(右)坐渔船去上班。
王博(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坪头镇新民村书记助理):东边大海西边山。我们村地处秦岭山地、关中平原、黄土高原过渡区,村里共有4个村民小组,其中3组地势最高、位置最远,通组路路面狭窄、坡度大,一旦下雨下雪,寸步难行。我的交通工具也很特别——就是村里的垃圾清运车。别看它体型不大,作用不小。除日常垃圾清运外,我把副驾座位利用起来,疫情防控期间为村民采购生活用品、接送村民,夏季防汛时把喇叭架在车顶,在村里巡回广播汛情和安全须知。
王博坐在垃圾清运车上。
王勤(重庆市渝北区统景镇江口村主任助理):我也在山区,川渝地区是出了名的山多。我们有11个村民小组,最远的距离村部步行要2个多小时呢!我到村后经常搭“顺风车”——村干部邓哥的红色敞篷“三轮”。开始和他不熟,就起早到村委会蹲守,装作偶遇,求捎带一段,后来熟悉了,就提前打电话和他约行程。
王勤(中)用三轮车给村民送生活用品。
杨牡丹(贵州省三都县九阡镇石板村副书记):我和你们“二王”一样,也在山区。我包的2个寨子距村委会约有3公里山路。山路不长,来回最方便的就是“小电驴”了。到村后第四天,我就把自己的“小电驴”骑进了村,它陪我走村串寨、日晒雨淋,成了我最亲密的“战友”。
杨牡丹和“小电驴”。
寇增浩(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后沙汀峪村书记助理):和你们不一样,我来自平原地区,不需要跋山涉水,村里的路况也很好,适合各种交通工具“纵横驰骋”。我对带顶棚的电动小三轮情有独钟。这种车,北方俗称“三蹦子”,体积小好停车,小道上也能穿梭自如,还特别能装。我们村干部组团入户、组织村民到周边村镇考察,都爱开它。
寇增浩倒车时小心看路。
选对交通工具,工作得心应手
主持人:各位乘坐交通工具入户过程中,都有过哪些难忘的经历?
寇增浩:我开的那辆“三蹦子”,其实是我们村的娟姐主动借给我的,她是为了让我更快更好地为大家办事。我经常问娟姐,“你把车子借给我,你自己出门怎么办?”她总是对我摇摇手说,“你别管,只管用就是了”。这让我很感动!
王博:去年冬天一个晚上,排查完村民3组的住房信息返回村部,半路上看到70多岁的王让花老人晃晃悠悠地走着。得知老人是腰疼得睡不着觉,要去村卫生室看看,我赶紧把老人扶上副驾驶座,把他安全送医。那天天很冷,但我心暖暖的。
宋美玲:去年到村后,我负责疫情防控工作,虽然每天都在微信群发布消息,但仍经常有群众反映不清楚情况,村主任说,“村民每天早出晚归,哪有精力看那么长的消息,你不能总坐在办公室啊。”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决定到海上为村民服务。第一次乘船出海让我毕生难忘。船驶离码头不一会儿,我就头晕目眩,胃里翻江倒海,扒着船舷把胆汁都吐出来了。之后乘船次数多了,慢慢就不晕船了,还能经常帮群众跑跑腿,听到群众说“海上有事和小宋说就行”,我特别欣慰。
王勤:以前在城里我没坐过三轮车,现在很喜欢。尤其是邓哥只比我大几岁,我们聊天比较轻松,有时会聊天气对柑橘生长的影响,有时会讨论某件村务的处理,有时会八卦村里的某件事……这让我的下村路变得有趣起来,也让我不经意间学到许多做好基层工作的智慧。
少了一份生疏,多了一份亲昵
主持人:工具是手段,工作才是目的。村民们对你们的在村表现怎么看?
寇增浩:“三蹦子”不仅方便了我在村开展工作,也让我与村民间少了一份生疏,多了一份亲昵。记得有一次,倒车时预判失误,右侧后车轱辘卡到排水渠里了。旁边干农活的村民都跑来帮忙,一起把车抬了出来。他们说,“这是我们村的小伙子!”
杨牡丹:我包的两个村民小组山路曲折,骑车一不小心就会滑落进沟坎里。但让我感动的是,不管谁看到,都主动帮我推车。第一个推车的是村干部潘朝精,他对我非常照顾,带着我挨家挨户走访。第二个帮我推车的是村民潘再动,熟悉之后他对我非常信任,2022年的新农合,直接微信转款让我帮助代交……给我推过车的人很多,在一次次被帮助的过程中,我和村民们彻底成了一家人。大家的每一次推车,我都感恩于心,告诫自己要努力扎根、好好工作,不辜负大家的爱护。
王勤:亲友们建议我买辆小汽车,我拒绝了。我要是坐着小汽车入户,还不知道乡亲们咋想我、咋看我。小电驴、三轮车是乡亲们的日常选择。我要从日常吃穿住行向他们靠拢,和他们成为自己人。接下来,我有个小愿望:不仅要搭邓哥的“顺风车”,还要多发展几个新车友,让交通工具成为我和乡亲们联系工作、增进感情的“粘合剂”。
王博:我和垃圾车的友谊绝非始于颜值,但长期相处下来,感情变得真挚朴实。现在,每当“滴滴滴”喇叭声响起,村民们就知道“小王来了,有事可以找小王!”这喇叭声让我骄傲,它是我真情服务村民的印记和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