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全面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加快推进良田建设、盐碱地综合利用、水利保障、种业振兴、农业机械化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产粮大县振兴、智慧农业建设八大工程建设,打造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核心区,让中国人的饭碗更多装吉林粮。深入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加快建设畜牧业强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十大产业集群”,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持续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工程,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加快新能源乡村振兴工程建设,新下达3001个行政村风光发电指标,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确保2024年全部投产达效。
着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吉林“三农”工作基础厚实、特色鲜明、地位重要。我们要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位置,充分发挥吉林农业特色和优势,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构建多样化食物供应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强省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扎实成效。
大力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推动“八大工程”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全面提升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和智慧农业综合效能。开展产粮大县振兴创建活动。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力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中有增。落实田长制,深入推进“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推动“梨树模式”扩面提质,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3500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378万亩。加快推进大安、镇赉、前郭、乾安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国家试点建设。加强黑土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和黑土区侵蚀沟治理。推进易涝区治理工程建设。集成推广水肥一体化、精量播种、生物防控等重大增产增效技术。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建设国际领先的三大作物人工智能育种研究平台,开展玉米、水稻、大豆、人参、梅花鹿等优势品种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和突破性新品种联合选育。大力推广应用大马力拖拉机、抛秧机、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等高端智能农机具。新建各类棚室3万亩。加强全链条节约粮食工作,全面完成“地趴粮”整治任务。
推动“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上规模上水平。完善全省肉牛工程建设规划,健全肉牛政策保障体系。统筹东中西三大产业集群,加快209个产业化项目建设,新建11个屠宰加工项目。力争全省肉牛饲养量达到770万头以上。加快建设一批规模肉牛养殖园区,吸引农村养殖大户、农民合作社和企业入驻。抓好肉牛种业创新中心建设,健全优质肉牛良种繁育体系。支持长春皓月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推进集安省级进口肉牛隔离场建设。落实加强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对500个大村大学生兽医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打造“吉林肉牛”区域公共品牌和“吉牛”餐食品牌。
促进“十大产业集群”提质提效。开展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发挥玉米大省优势,延链补链强链,做强做大淀粉糖醇、氨基酸、发酵酒精、生物基新材料、综合加工等玉米精深加工五大产业链。发挥松原经开区产业集聚优势,打造中美嘉吉生物高科技产业园。大力支持中粮300万头生猪、正大100万头生猪、牧原400万头生猪、德翔肉鸡、金翼蛋鸡、飞鹤乳业、佐丹力健康产业园等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实施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长白山人参等品牌跃升工程。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分层分类落实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持续开展“抓产业、促就业、稳增收”专项行动,提高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例,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创建“千村示范村”1000个、“百村提升村”200个,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绿化美化村屯1000个。扎实开展农村供水老旧工程和管网改造,新增24小时供水工程1200处。实施乡村畅通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3000公里,实施养护工程5000公里、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100条。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力度,完成农村改厕4.7万户。动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持续抓好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加快推动梨树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通化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建设。全面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加快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盘活利用。探索组建股份合作经济实体或产业合作联合体,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各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联创。支持产粮大县开展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导的社会化服务,加快全国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整县推进试点县建设。抓好66个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创业。深入开展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