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振兴,绿了青山富了口袋
2024-03-26 15:37: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优势和财富。如今,大江南北、边塞海疆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乡村生态环境变好了,土地长出了“金元宝”,生态振兴正成为乡村振兴强大的绿色引擎。田园风光、湖光山色、秀美乡村成为农村农民致富共富的“聚宝盆”,涌现出一个个吃上“生态饭”的优秀典型。

  浙江余村:竹林碳汇也赚钱

  在这两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玉成,提交的建议都围绕竹林碳汇展开。同时他带来一个喜报:2021年底,安吉县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今年1月,安吉167个村拿到了竹林碳汇共富项目的第一笔分红,共计3亿元。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余村讲述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再合适不过。“老早以前,山上灰蒙蒙一片,连笋也长不出,更不要提竹子了。”汪玉成介绍,2003年,村“两委”借着“千万工程”的东风,背水一战,关停了矿山。接下来,复垦复绿、封山治水,实施村庄绿化、庭院美化、垃圾分类。昔日矿坑变身油菜花田、荷花藕塘,一年四季皆风景。

  和美乡村宜居亦宜业。潘春林是余村开办农家乐的第一人。“现在看这一步算走对了。”潘春林说,他曾是村里矿山上的一名拖拉机手,这些年从发展农家乐到接待研学旅游、经营特色农产品,致富路越走越宽。3万元本金起家,现在年利润超百万元。

  针对村域面积4.86平方公里、资源有限的实际,2022年,余村确立了跳出余村发展余村的思路,将周边村镇纳入进来,形成大余村,梳理出10万平方米创业空间、2万平方米厂房、近6万亩竹林和农田,招募人才、机构、企业来创办企业、开展投资或参与服务活动。

  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陈喆团队,创立“美在余村”国漫茶咖零售空间,陈镇宇和黄斌在余村开了第一家酒馆,李然租起村道边的平房办起“青年在村”生活灵感便利店……来到余村创业就业的年轻人,在茶园里、天幕下、草地前,在一抹绿意中,感叹找到了“大自然的工位”。截至目前,余村共吸引50多个合伙人项目落地,1000多名青年常态化驻地办公,涌现出70余处新场景、新业态。

  “我已回家,来吧。”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从北京参会回来的汪玉成在朋友圈转发了一个《春来万物生》的短片,号召年轻人来余村一起追光逐梦。又是一个春天,余村再一次张开怀抱。

  陕西高西沟村:黄土高原上的“小江南”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龙头山顶。这里是全村地势最高的地方,能看到村子的整体山形地貌和生态治理成果。极目远眺,只见四周沟峁连绵、层层梯田环绕山头,果园、绿化林……一场春雨过后,大地上覆满新绿。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来到高西沟村,指出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你们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路子走的是对的。

  有了总书记的肯定和鼓励,高西沟人备受鼓舞。回忆往昔,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感慨地说:“我们村以前是一个穷山村,山连山、沟套沟,过去山上光秃秃、沟里乱石头,年年遭灾害、十年九不收,那时乡亲们可把苦受咧!”

  半个多世纪以来,村党支部“四任班子三代人”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治理水土流失、守护生态环境,硬是把环境恶劣的穷山沟治理成了山清水秀的“陕北小江南”。高西沟人坡上修梯田,沟里打淤地坝,同时治理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总结出了著名的“三三制”经验,即林地、草地、耕地各占三分之一,实现了“泥不下山,洪水不出沟,不向黄河输送泥沙”。改革开放后,村党支部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入手,逐步把“三三制”模式发展为“三二一”模式,即林、草、粮的用地比例为3:2:1,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提高。现在,全村林草覆盖率达到70%,还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每次下雨,咱们村的降水量都要比周边村多两三毫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高西沟以“生态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山地苹果、谷子种植等特色农业,精心打造生态旅游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2023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万元,村集体收入74.3万元。

贺兰山下闽宁镇的葡萄园。(闽宁镇党委供图)

  宁夏闽宁镇:干沙滩变成金沙滩

  3月第一天,话剧《闽宁镇移民之歌》全国巡演在宁夏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拉开帷幕。这部中宣部“全国脱贫攻坚题材优秀剧目”话剧,讲述了宁夏把黄河岸边几百万亩戈壁荒滩改造成了生态宜居的金沙滩的故事。“剧情真实感人,让我想起以前大山里的苦,感恩搬到闽宁镇后,党和政府的政策带给我们好日子。”被话剧吸引的原隆村村民刘莉感慨道。

  春寒料峭,冰雪初融,连绵起伏的贺兰山,把闽宁镇护佑在臂弯里。站在高处俯瞰,移民户住宅整齐排列,光伏蔬菜大棚连成一片,葡萄种植基地生机勃勃。这座由福建宁夏两省区简称命名的小镇,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命名、亲自推动建设的东西部扶贫协作示范点。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沙滩无人烟,风吹沙粒跑。”永宁县委常委、闽宁镇党委书记周德强介绍,多年来,闽宁镇通过黄河扬水、菌草固沙、改良土壤、植树造绿,筑牢了生态根基。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地区特色空间生态资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昔日戈壁滩,一步步“更新”建成绿树成荫的新家园。原隆村就在闽宁镇镇区以北,是永宁县最大的移民安置村,安置移民超万人。以原隆村为基点,闽宁镇经过20多年发展,变化翻天覆地。2016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闽宁镇视察时曾给予高度肯定:闽宁镇从当年的干沙滩变成了今天的金沙滩,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要把这个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

  “一转眼,在闽宁镇安家已是第11年。”刘莉是变化的亲历者。2013年,刘莉一家四口从隆德县温堡乡大麦沟村搬迁至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刚从老家搬迁到闽宁镇时,除了每亩地一年有600斤小麦的流转收益外,主要靠我和丈夫打零工挣钱。一次到立兰酒庄的葡萄园种植基地打工锄草,接触了葡萄酒产业,我的人生轨迹变了。”刘莉如今已是月收入近万元的酒庄车间负责人。

  立兰酒庄是闽宁镇以葡萄种植和红酒酿造闻名的网红酒庄,酒庄建起了2800亩葡萄园、600多亩林带,带动镇上600多名村民务工挣钱。酒庄葡萄园采用先进的“浅沟种植”技术,不仅能减少园区水土流失,也使园区成为贺兰山东麓最大的洪水拦蓄工程。闽宁镇锁定葡萄酒产业建起特色小镇,发展集农业采摘、酒庄品鉴、休闲自驾等于一体的项目,打造旅游生态圈。

  “拔掉穷根把花栽,美得呦沙漠变花海。”生态之变,是闽宁镇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双赢的实践。如今,葡萄酒产业不仅成为闽宁镇乡村振兴主导产业,去年还助力该镇收获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强镇“金字招牌”。周德强介绍,依托高标准项目建设带动移民增收,镇上把移民群众就业“嵌”入到葡萄酒产业发展中,确保移民脱贫成效更稳固、更持续。目前全镇共有13家酒庄,葡萄种植面积达8万亩,极大地带动了农民就业,产业年收入达3.26亿元。

  专家点评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文明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龙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乡村发展的有力支柱。生态振兴核心是通过厚植自然生态绿色本底,探索建立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乡村生态经济体系,既是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支撑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体现。

  余村、高西沟村和闽宁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筑牢生态基底,实现了绿色嬗变,让绿色成为美丽乡村最靓丽的标识,并切实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含绿量提升含金量,变生态高颜值为经济高价值,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新路。乡村生态振兴,要不断深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知,推动乡村自然生态资本加快增值,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和发力点,着力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本报记者 周妍 许露露 倪敏 林华维

  通讯员 赵凯 吕苗 赵睿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