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美丽乡村素来备受瞩目,近几年,吸引的不止游客,还有创客。数据显示,目前,全省乡村人才总量达225.9万名,超过6.8万名农创客在广阔乡村大显身手,带动超百万名农民增收致富,正在为乡村发展注入更新动力。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有序引导城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在浙江的乡村人才大军中,返乡入乡青年堪称亮丽色彩,日渐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早在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纳入人才强省战略。廿载之后的2024年,浙江省委“新春第一会”再次聚焦人才,并将现代“新农人”培育工作纳入七大专项行动之列,提出“要打造以人才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省域样板”。
当然,年轻人返乡入乡,引得来、回得去之余,更关键是如何留得住、干得好。记者发现,浙江以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主抓手,通过“引育用留”全链条政策供给,为乡村人才提供更充足的“阳光雨露”,创造更具竞争力的“生态圈”,让青年入乡从一腔热血走向一展宏图,从而成就这场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令人心潮澎湃。
为何入乡
——除了环境美、政策佳,身份认同感强同样很关键
小路两旁,鲜花盛开,一席草地,摆上露营桌椅,诗意盎然;用传统砖瓦窑炉,烤制的面点喷香无比……这方坐落于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的小小院落,既是河南姑娘鲍靖文和小伙伴们远方的家,又是安放梦想的工作室。当生活、兴趣和谋生在此重叠后,一帮年轻人不再追逐地铁,而是追起了村里的风,拍出的短视频也如散文般。
余村是“两山”理念的诞生地。过去,鲍靖文的身份是游客,被绿水青山吸引而来,于是一见倾心,从城里移师乡间。拍摄剪片之余,她会举办线下活动,有美食出炉,也常与邻里分享。话语间、眉宇间,满是热爱。
作为“移民村”,余村有百家姓,天然的包容基因,似乎让年轻人更易融入。近年来,从一村走向周边3个乡镇的24个村,依托“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和青来集人才社区,围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零碳科技等,“大余村”吸引了1000多名像鲍靖文一样的“新农人”。而五年间,安吉新增青年就业创业近5万人,招引10万名青年大学生的目标更进一步。乡村,成为他们的首选地。
问及为何尤爱乡村?大家众口一词,首先冲着环境来,21年的“千万工程”久久为功,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再看公共服务,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过去的诸多不便正加速消弭;同时,乡村也在被重新定义,得益于政策扶持和平台支撑,在这里旅居、生活、工作随意切换,还能实现人生价值。
“00后”王燕飞深有同感,未及毕业,已是“老板”,才花不到一万块钱,承接了地处杭州临平区近郊的一处营地。年轻人雷厉风行,不足半月,“牛马营地”开门迎客,很快一炮走红。这个名为“邻城农场”的现代农业园,准确说更像孵化园,青年创客可随时“拎包入驻”。眼下,20多个业态在此集聚,这厢垂钓,那头采摘,还有研学、烧烤、夜市等争奇斗艳。
让王燕飞更青睐的是创业氛围,大家年龄相仿,来自天南海北,因志同道合而聚首,相互合作、彼此取经,完全不会有孤寂感,反而更增添了身份认同感。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人事处处长李万虎认为,引导青年入乡要主动作为,扶上马后再送一程。现在,浙江正推动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园、青年飞地和科技小院等,形成以乡村人才振兴“四链”融合发展集聚区为支撑的全链条孵化体系。
在湖州,很多年轻人形象地说,“来了就有房、来了就有钱、来了就有伴。”近5年,该市累计引进40多万名青年才俊。在台州,当地则基本实现“一村一创客一帮扶团”的全覆盖。据介绍,从“人才+项目+平台+政策”的联合引育赋能体系出发,台州推行“基础培训—人才孵化—项目导入”闭环培育模式,在导师配备、金融支持、人才结对、用地保障等全方位予以重点支持,加速了“新农人”成为“兴农人”。
下乡何为
——用新技术、新理念带动乡村发展
“这叫灵芝小番茄,前不久的全省擂台赛中斩获金奖。”说起接手父母“伟祥农业”后推出的新产品,沈钻专颇以为傲。六年前,他回到老家湖州吴兴区伍浦村,与老一辈不同,新生代爱钻研,有啥新技术,出了新品种,上架新装备,都想试一试。
灵芝与小番茄联名,就是创举之一。过去,父母种“大路货”,辛苦到头,效益却有限,沈钻专倡导差异化发展,经过市区两级农业农村局的牵线,引进了浙江大学的最新技术,尝试种植灵芝和羊肚菌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就拿菌棒说,原先价值很低,加工成肥料后,成了香饽饽,种出来的小番茄口感出众,一斤批发价20元。”
记者发现,这些年轻人背景各异、身份多重,凭借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模式,往往能给传统农业农村带来不可思议的裂变效应。同样是“农二代”的周丹原先在宁波做外贸,自从回来帮父亲种粮后,变化翻天覆地。如今在嵊州市长乐镇开元村的田间,常能看见一年轻女子熟练操作无人机,她还带来了一众新型农机。借助全程机械化,短短几年,家里的土地流转面积增加了十倍多。
青年入乡只限于传统农业?当然不是。在临平区运河街道新宇村,年轻人的到来,正不断拓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新内涵。昔日废弃的管理用房,摇身一变成了麦田咖啡馆,主理人名叫彭嘉祺,除了卖咖啡,他还做研学;海归小伙儿洪智浩,果莲生意风生水起,眼下产莲季闲暇,致力于完善供应链,将本土农产品打入生鲜商超,以提高身价。
在安吉县,过去的老书院,成了网红音乐谷,各种节会沙龙此起彼伏;溪龙乡的“DNA数字游民公社”,一年吸引上千名插画师、程序员、设计师等,形成了“大自然工位”的新集群;还有21名大学生联合打造的矿坑遗址咖啡馆,单日最高卖出咖啡8818杯,全县还有300多家风格各异的村咖。
下乡何为?据了解,浙江明确提出,除了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林下经济等农业生产经营之外,更关注加工、配送、农事服务、冷链物流、直播带货、品牌推广等服务业,以及深化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支持下乡青年以承包、租赁、入股、合作等方式,利用农村闲置土地和房屋展开经营。总之,在年轻人创意无极限的神笔之下,浙江的乡村正如同万花筒般精彩纷呈。
以何入乡
——当与村民们牵手共富,年轻人也融入了乡村
“你们那有两万斤萝卜吧?我下午就派车来运。”还未进门,就听见嵊州市恒满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史祁巍的“大嗓门”。他原是退伍军人,2012年返乡创业,成了远近闻名的“种菜达人”,600多亩的面积,光瓜果蔬菜就有100多种。
摊子铺得这么大,缘于渠道支撑。如今,史祁巍有个“恒满益生鲜一号”超市,不光卖自家产品,还帮周边百姓解决销路。“这不,有个村书记来电话,说高山萝卜卖不动。刚谈妥,每斤一块钱收购。”在他看来,一人富不算富,得带着村民一道富,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信任,赢得支持,也利于事业发展。
共富理念成了入乡青年的一种共识,也是一条准绳。不同于城市创业,大家深刻意识到,在乡村闷声发财注定难以走远,一定要与小农户形成更为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对村民有益,对集体有益,方能真正融入乡村,也让自己更具归属感和成就感。
50岁的石春生虽不年轻,却带出了一批年轻人,作为开化县春神家庭农场的场主,他制茶已有20多年,在去年的第五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茶叶加工赛项中拔得头筹。前不久,石春生作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的学员代表,列席了全国乡村人才工作会议,回来后备受鼓舞。
“这次会议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国家对乡村人才的重视,也激励着我要更加精益求精,不光自己要种好茶、做好茶、说好茶,还要培养更多徒弟,带动更多茶农一起增收致富。”石春生感慨道。
“85后”黄国煌是土生土长的台州黄岩人,五年前,携妻带子返乡投资农旅产业,在山水田园间筑梦,建成了一个集高山茶种植、观光和销售,以及户外拓展、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农文旅康养基地。他介绍,项目除了每年可为所在的黄溪村带来几十万元租金收入,还能帮助村民在家门口解决数十个就业岗位。
浙江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通林表示,浙江正在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育机制、联农促富机制、服务保障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着力打通阻碍城乡要素流动的难点堵点,推动人才项目产业一体布局,加速走出一条吸引青年入乡创业就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助力各类人才在乡村逐梦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