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儒韵乡村新风习习——山东济宁市创新推进文明乡风建设走笔
2024-12-26 08:54:00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作者:程天赐 毛晓雅 蒋若晴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风俗者,天下之大事也。”文明乡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当乡土因文化而丰润,当人心因文明而凝聚,现代乡村得以更好舒展精神之翼。

  在儒家文化源远流长的山东省济宁市,从孔子故里曲阜,到曾在孔子治下“路不拾遗”的汶上,从“运河之都”任城,到英雄王杰的家乡金乡……千年儒风泱泱,人文荟萃,不仅留下了众多历史文化名胜,更为这片土地植下仁爱、诚信、友善、道义的精神之根。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举措,如今的济宁大地,正紧紧把握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多维发力扎实推进文明乡风建设,让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激荡在广袤田野乡间。

  传统文化沃土育新风

  仁孝信义的道德观念、明德守礼的行为准则、以和为贵的处世之道……儒家文化中蕴含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的思想智慧。在济宁市,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同滋养文明的沃土,成为培树新时代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坚实根基与不竭源泉。

  汶上县是历史上孔子第一次出仕任中都宰的地方。岁月悠悠,2000多年前孔子治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淳朴风气依然在这片沃土上厚植传承。

  《孔子家语》中记载着当时孔子对操办红白事作出的既合乎人伦礼仪又节俭、适度的规定:“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对棺椁大小做出统一规定,避免了攀比之虞;坟墓要葬在山上,不能占用农田。这样的做法在当时就很得人心:“行之一年,而四方之诸侯则焉。”移风易俗历来需要积极、正向的引导,只要办法科学,合乎情理,符合群众根本利益,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同。先贤的智慧,滋养着今日汶上县树新风破陋习的改革实践。

  “村里设立了一个‘公墓’,其实就是在村边的荒林里集中划出一块地,村里有老人去世后,都葬到这里。”汶上县前张吾村党支部书记李红卫比画着方位,“以前是乱埋,现在坟地圈起来整齐画成格进行规划,土地利用率就上去了,还不占用耕地。”

  为了推进红白事改革,村里还在2017年组建了红白理事会,统一管理村中红白事宜。例如,配发丧事所需物品,从袖章到哀门、灵棚、音响一应俱全,并请有名的石匠制作统一规格的棺材、石碑等,让丧事既不失体面、又节省了不必要的开支。“总结下来就是‘三省’:省心、省力、省钱。”李红卫掰着手指头算起账,“现在一场白事办下来,基本上能省六七千块钱。”

  “讲排场”的环节省去,“增氛围”的仪式不能省。有增有减,才能把改革办到群众心里。每逢办喜事,村里的锣鼓队、舞蹈队会义务提供娱乐服务。“主要是想让喜事现场热闹起来,我算是氛围组组长!”前张吾村妇女主任李明英自我调侃。对此,去年回村结婚的王晨晨颇有感触:“在村里办婚礼,主打的就是一个不操心。大家伙都来帮忙,热热闹闹的,也不讲没必要的排场!”

  作为孔子故里、礼乐文化发源地,曲阜市深挖儒家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对古代婚俗礼制的传承与创新,引导社会风气向更加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

  “新中式本身就是今年的潮流。”曲阜市委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我们以传统中式婚礼的‘六礼’为基础,又摒除了‘闹洞房’等陈规陋习,制定了符合新时代价值观念的婚礼流程,很受新人喜爱。”既传统又现代的婚礼形式,让新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婚礼回归节俭文明、喜庆欢乐的本源。

  “礼之用,和为贵。”对传统文化精华的汲取传承,还体现在曲阜市的“和为贵”调解室上。调解室将工作做在矛盾纠纷激化之前,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能调则不诉”。目前,曲阜已建立村级“和为贵”调解室483家,调解矛盾纠纷成功率达到98.1%,让“和”风吹拂孔子故里,乡村文明格外亮丽。

  乡村产业兴旺文明“靓”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曲阜市阮家村社区大门上的九个大字鲜红醒目。在阮家村,经济发展与文明风气的养成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只有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才能更好地服务老百姓。”阮家村党支部书记孔德广告诉记者,自从2018年建立起阮家村创业孵化园,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今年,阮家村又投资建设了集农文旅和儒家文化研学项目于一体的“亦乐田园”,开园不到一年,就实现营收4000万元,带动周边村民1000余人就业。

  走进该村社区大门,左手边一座漂亮的四层小楼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里藏着近4万册图书,是曲阜最大的村办图书馆之一,也是村里孩子们闲暇时最爱去的地方。

  “说是图书馆,其实更像是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阮家村妇女儿童主任孔灿灿笑着说,图书馆建起后,村里组建了“守护朝阳”志愿服务队,不仅参与图书管理和学生日常辅导,还带领学生学习书画、围棋、儿童心理健康、综合素质拓展等课程,“孩子们更有自信,也更积极向上了。孩子是村庄未来的希望,他们茁壮成长,村里才有朝气有希望。”

  除了“守护朝阳”,阮家村还建设了老年人“颐养之家”,配套幸福食堂、医疗护理中心、文艺排练中心等。如今在村里,“孝老爱亲,崇德向善,邻里和谐,同心谋发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同样是产业兴旺与文明乡风建设形成良性互动,前张吾村积极做大做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通过流转集体土地打造了800亩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并引进老式石磨加工厂,用传统方式进行绿色全营养面粉加工,产品很受消费者欢迎,每年可为集体增收30余万元。

  “我们还在镇里的支持下,打造直播电商式‘共富工坊’,将产品进行线上营销。”李红卫说,村里形成了从种子到餐桌的“循环经济”,群众不仅兜里有钱了,精神面貌也提振起来了。

  走进村里的老年食堂,飘香的暖意扑面而来。村民孙爱芳竖起大拇指:“村里对我们老人很关心。”“要让老人家吃得健康、吃得舒心,最重要的是荤素搭配、营养合理。我们村91岁的李秀兰奶奶现在还很健康,每天都能自己来食堂吃饭哩!”李明英笑容灿烂,有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支持,村里的老年食堂、红白理事会、村文化活动等项目也都越办越好,文明乡风也缓缓吹来。

  找准村民情感共鸣点

  文明乡风建设工作,说到底做的是人心的工作。让文明乡风吹进千村万户,需要找准村民利益和情感的交集点、共鸣点,注重激活“人”的因素,才能形成群众积极参与的内生动力。

  金乡县在英雄王杰的家乡鱼山街道打造“王杰故里·文明花开”文明实践展示带。以文明乡风建设实践活动聚拢人气,赋能当地特色产业。

  文明实践展示带内,石店村聚集了一批有思路的“带头人”,打造了“直播+电商”模式的“助农前行”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农村致富带头人、短视频达人及返乡优秀青年人才积极参与,线上销量高达39万单。石店村党支部书记石宝庆说,下一步还会开展系统性培训,让更多村民掌握短视频拍摄和直播技能。村民团结友善,创业有为,村庄发展有精气神儿,这就是乡风文明最美丽的底色!

  走在王杰村王杰纪念馆前的村道上,村容整洁优雅,村民安居乐业,纪念馆内记录着英雄王杰的感人事迹。在王杰村,英雄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两不怕”精神就如同一面耀眼的旗帜,引领着村民们自发形成爱党爱国、踏实肯干的淳朴民风。

  “受王杰精神的熏陶,村里积极报名参军的青年可多了。”王杰村党支部书记王恩国自豪地说,“这里是著名的大蒜之乡,村里人人都是致富能手,乡风文明更是‘杠杠的’。今年,王杰村普通民兵连获评新时代传承弘扬王杰精神先进民兵集体,这对我们来说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要让王杰精神在这里成风化俗、厚植生根。”

  榜样的树立也让村民有了学习“标杆”。在任城区大屯村的儒学讲堂门口,村民陈成爱嗓音洪亮,“我们村整体风气很好,我今年没被评上‘好婆婆’‘好媳妇’,但看到别人评上了,就多跟人家学习学习嘛!”

  近年来,大屯村经常性开展“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大屯村党支部书记马炳洲欣慰地说:“现在大伙不比谁家排场大,而是比谁家荣誉多、谁的奖状多,自发形成奋发向善向上的风气。”

  成风化俗的过程中,也需要尊重和关心村民的内心情感需求,让文明的春风吹进人心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汶上县阙庄村党支部书记刘保忠说,每个月村里都会选择一天,为70周岁以上的老人举办一场集体庆生活动,至今已持续10年。庆生活动上,志愿者们为每位老人戴上红围巾,端上生日蛋糕,村“两委”干部以及老人的子女们则为老人们唱起生日歌……悠扬的歌声回荡,独特的仪式感已经成为阙庄村最温暖人心的力量。

责编: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