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飞得再高再远,线总是在家乡系着,我的根在这里,走出去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回来,为家乡做贡献。”近日,在浙江省义乌市创业打拼十多年,家住弋阳县圭峰镇邹山村的流动党员邓龙侠谈起回乡创业时说。
风筝行千里,组织一线牵。立足做实做细流动党员管理,近些年来,上饶市健全机制、压实责任,着力破解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落实、活动难组织、作用难发挥等突出问题,为高质量发展凝聚红色流动力量。
织密组织网络——
党员情况“6个全掌握”
上饶市地处闽浙赣皖四省交界处,下辖12个县(市、区)和3个功能区,总人口达793万,每年有超过百万人口到外省就业创业,其中流动党员有1.7万余人。上饶市紧盯流动党员集中外出务工、集中返乡等关键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做到“外出时间、工作地址、流出党组织、从事职业、联系方式、组织覆盖”6个全掌握,并按照“一村一表、一乡一册、一县一库”标准,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台账,确保底数清、情况明。
玉山县紧邻浙江省,有1300余名流动党员在浙江省务工、经商办企业等。今年6月,为进一步加强在浙江省的流动党员管理,玉山县委组织部搭建1个流动党委、17个流动党员党支部的组织体系,基本覆盖了玉山县在浙江省的流动党员。
党员流向哪里、集中在哪里,党组织就设置在哪里。按照“一方隶属、双重领导、两端管理”原则,上饶市目前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上海、北京、浙江等地,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149个,其中流动党员党委8个,覆盖流动党员5000余名;采取签订协议等多种方式,推动41个流动党员党支部与流入地党组织结对共建,实现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工作共议。
“1+1”“1+N”结对联系——
补钙充电、服务关爱不掉线
“本来要去流动党员党支部听党课,因为临时出差去不了。不过可以通过‘流动e站’在线听党课,很方便。”12月23日,广丰区驻上海市流动党员党委组织开展讲专题党课,在闵行区工作的流动党员鲍运辉在出差的路上,通过直播方式收听了党课。
针对流动党员教育学习难等问题,上饶市坚持多措并举,持续为流动党员“充电蓄能”。线上,探索“互联网+党员教育”模式,依托“赣鄱党建云”、流动党员微信群等平台,采取微党课等形式,及时推送学习资料。线下,发挥党群服务中心、红色教育基地等作用,组织开展集中座谈和教育培训950余场,让流动党员持续跟进学习。
“虽然不在村里,但我的结对联系人经常打电话询问在外工作生活情况,并告诉我村里发生的大事小事,还提醒我到义乌这边的党组织报到,让我离开家乡也要就近参加组织活动。”在义乌工作的德兴籍流动党员徐水英说。
为攥紧党组织与流动党员的“联系线”,上饶市建立“1+1”“1+N”结对联系制度,推动7123名在家党员与流动党员结对子。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每月至少与流动党员联系1次,掌握其在外期间情况、通报支部重大决定、交流学习心得等,做到知去向、知思想、知现状,切实将流动党员纳入党组织管理。
此外,上饶市落实党内关怀有关要求,做到流动党员返乡时必访、重大节日必访、家有困难时必访、家有矛盾时必访、身患疾病时必访,及时倾听需求、解决问题。今年以来,全市累计走访流动党员2100多人次,帮助解决送老就医、留守儿童教育等难题800余个。
“双招双引”“承诺践诺”——
有效融入基层治理
流动党员是流动的先锋力量,管好了、用好了,就是一面面流动的红旗。上饶市通过强化组织引领、搭建平台载体,引导越来越多流动党员主动融入他乡、服务老乡、反哺家乡,成为基层治理新力量。
近日,走进江西恒江铝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片忙碌,工人们正在忙着赶制订单。公司负责人、上饶市广丰区返乡创业党员李恒江说,“家乡的投资环境很好,去年8月公司落户广丰,10月初就正式投产。”鼓励、吸引外出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就业,正是上饶市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生动缩影。
上饶市扎实推进流动党员“回引”工作,吸引393人回村任职,将492名流动党员纳入村干部后备力量;引导有意愿有实力的流动党员返乡创办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096个。常态化开展“双招双引”活动,引导流动党员提供招商引资信息,促成项目落地;组织开展“我为家乡发展献一计”等活动,征集意见建议2400余条。
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群体流动党员实际,组织开展“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承诺践诺”等活动,鼓励引导在外流动党员融入、服务流入地中心工作,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目前,共有6000余名流动党员参与各类志愿服务,31名流动党员被推荐担任社区监督员等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