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条线”如何拧成“一股绳”——山西省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一线调查
2025-01-26 08:48:00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作者:记者 冯南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像精密仪器的齿轮紧密咬合,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车”不堪其重,“马”不堪其负,“车”“马”不协同,一度让基层有苦难言。

  如何破局?山西的答案是:以党建为引领,以改革为动力,以人民满意为标准,集聚各方力量,减负赋能并重,将“千条线”拧成“一股绳”。

  坚持党建引领

  条块协同 同题共答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行了”“各管一头已经不灵了”……提及基层治理中的“小马拉大车”问题,不少基层干部这样反映。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工作的导向。山西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为平台抓手,联动抓落实、协同破藩篱,凝聚起强大的组织力行动力战斗力。

  ——“一盘棋”统,“单打独斗”变“一体协同”。

  山西省、市、县三级全部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省级协调机制总召集人,市委书记、县委书记分别任市级、县级协调机制总召集人。

  在各级协调机制下,设立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工作专班,由组织部统筹、社会工作部具体协调,编办、财政等主要牵头单位参与,并采取协调会商、联合调研、现场办公等方式协同推进工作,实现政策一体化制定、指令一口子下达。

  前不久,山西省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召集省委编办、省财政厅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一道,到晋中市寿阳县“解剖麻雀”、现场办公。围绕中央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相关措施,大家围拢一圈,讲进展、话困惑、提需求,开展了5个小时的“头脑风暴”,将基层诉求清单化、任务化,按轻重缓急处理。

  “思路逐渐清晰,就是人按职责干、事按制度办。”寿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田伟杰顿感信心满满。

  ——“一把手”推,“单向传导”变“上下联动”。

  “书记抓、抓书记”。山西将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作为“书记工程”,11个市委书记逐县分析研判、把脉问诊,统筹调配资源持续向基层倾斜;117个县(市、区)委书记靠前指挥、一抓到底,带领班子成员包乡联村,对照任务清单督促落实。

  在晋城市,市县乡村四级书记齐抓共管,还建立了任务清单动态调整机制,组建了工作专班,上下联动、同题共答。

  ——“一贯到底”抓,“单点突破”变“全域提升”。

  山西把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同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精简优化基层考核、驻村帮扶等工作贯通起来,打好固本强基“组合拳”,带动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全域提升、全面进步。

  2024年2月,太原市阳曲县泥屯镇调整机构设置,专门成立乡镇党建办。包括泥屯镇党建办主任金鑫在内的6名工作人员,每周一、三、五,都会下村蹲点。“我们关注的重点是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空心村,逐村寻方,推动弱村变强。”金鑫说。

  如今,山西各个乡镇都有了党建办,不仅统一承接了基层党建、纪检监察、宣传统战等工作,村干部、到村工作大学生、驻村干部等也从过去多人管,变为由党建办统一管理培养调度,从根子上解决了乡镇党建工作机构职能不清、多头管理等问题。

  坚持改革创新

  试点攻坚 逐项突破

  如何正确处理“权与责”“增与减”“多维和一元”等多重辩证关系?山西依靠法治思维、科技手段、专业力量,打响了一系列攻坚战。

  规划先行。山西迅速制定工作方案,全面推进顶层设计、政策谋划和工作落实。

  细化分解具体任务。立足实际,将中央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相关措施,细化为“指导市县编制公布县级‘属地管理’事项清单”“研究提高村‘两委’其他干部岗位补贴标准”等48项具体任务,一一对应责任单位、责任处室、完成时限。

  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试点先行探索,取得经验、看准了再推开;注重分类施策,下足笨功夫,一县一策、一乡一策,精准发力。2024年岁末,各项任务均取得阶段性突破。

  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在增进共识上下功夫。山西把《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作为重要教材,通过省级示范培训、市级重点培训、县级广泛培训等方式,全覆盖培训乡镇(街道)党政主要同志、乡镇党建办工作人员、村社区“两委”干部,凝聚思想共识、明晰重点任务。

  思得周密,才推得稳健。

  有的权力“巴不得”放,有的权力“舍不得”放,怎么办?靠法治思维破题。

  “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山西省司法厅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处长张志远介绍,为确保乡镇(街道)权责清单于法有据、主题明确、分类清晰、完整规范,司法厅审查并推动制发《山西省乡镇(街道)权责清单参考目录》,明确了22项法定执法事项。

  立足法治,厘清的不止权责。现在,无论是挂牌、考核,还是开证明、发文件,山西各地都坚持用法治思维认识问题、用法治方式推动工作,逐项对照政策、制度、文件,对无明确依据的,开展统筹规范或精简。

  干部多格式报表、群众多头跑办事,占用时间不说,还浪费大量资源,怎么办?靠科技手段提能。

  山西各地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让治理更智慧、更高效。

  太原市推广基层治理赋能平台,实现各类报表基层“一次输入、定期维护”、相关部门“动态补充、实时调阅”;晋中市寿阳县依托党建领航1881智慧调度中心,将辖区实际情况、各项业务工作数字化、信息化,大幅提升了指挥调度、分析研判等能力。

  服务对象复杂、事务繁多,可人力有限服务无限、资源有限需求无限,怎么办?靠专业力量支持。

  群众的事,交专业的机构办。在长治市潞州区,每年全区各类投诉中,仅“物业问题”一项,就占了三分之一。可物业管理权限分散,实在难办。潞州区推动物业管理专业化,组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承接、集成各类物业管理权限,减轻了基层负担。

  群众的事,让专业的人干。山西出台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建立社区专职网格员纳入社区工作人员管理制度,持续充实干事力量。市级层面,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县级层面,制定统一的选聘规划,明确选聘人数、岗位设置等。截至2024年12月底,已达到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至少拥有社区工作者15人的配备标准。

  坚持人民至上

  听民声顺民意 集众智汇众力

  守牢人民立场,从群众关注的焦点难点中,找准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的结合点与发力点,是山西一以贯之的坚持。

  接转“吹哨不灵”“权责不清”“长期遗留”3种类型75个诉求件;38个市直单位、41个区直单位随时响应、会商研判;办结数量、时长等指标实时更新……在阳泉市城区基层治理市区联合调度中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数据,记录着群众的急难愁盼。

  “还有啥需求?”编制履职清单前,太原市古交市桃园街道成立了5个小组,走访15个村(社区),党员代表、村民代表、退休老干部、小区物业等各阶层代表230余人,根据收集的115条意见,梳理需求清单,新增履职事项20条,把群众“盼的事”变成了干部“干的事”。

  听民声、顺民意,更要集众智、汇众力。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在职党员到社区党组织报到,带头参与治理、开展承诺践诺、加入志愿服务等;

  发挥网格员和志愿者熟悉环境、贴近群众等优势,延伸服务触角、办好“关键小事”;

  采取“爱心银行”“时间银行”积分制奖励,选聘楼长、单元长等方式,激发群众共同参与治理的热情,引导群众参加反诈宣传、洁净家园、帮扶救助等志愿服务活动;

  针对交通、金融、物业等矛盾纠纷多发的客观实际,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利用专业优势,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

  ……

  “只有真正依靠和发动群众,尽可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形成基层治理的最大合力,才能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贯穿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的创新实践。”山西省委社会工作部一处处长王文广说。

  治理成效,可感可知可及。

  企业迎检次数少了。阳泉市郊区荫营镇针对同一执法对象,开展多项目的区镇联合检查,实现了对同一经营主体、在一个检查周期内“只登一次门、一次查到位”,企业迎检次数同比下降了74.38%。

  群众幸福感提上来了。“办事不出家门,有红色代办,方便得很!”“村里新建了篮球场、乒乓球馆,活动丰富多彩。”靠实效和用心做工作,长治市长子县大堡头镇的干部获得群众接连点赞。

  乡村发展成色更足了。晋中市寿阳县宗艾镇下洲村发展设施农业,引进种植大户、新建拱棚,靠“果篮子”“菜篮子”致富;注册文旅品牌、打造影视基地,端起了“文化+旅游”的饭碗。

  “轻车”疾驰,“壮马”奔腾,“千条线”拧成“一股绳”。三晋大地,改革创新的热情、持续攻坚的勇气激荡不歇,各领域资源、各条线力量加速汇聚,基层干部正以奋发有为的姿态、扎实有力的举措,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编: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