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华国:让红色故土成为红色沃土
2025-03-07 09:52: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我带了5条建议,都是村民们的心声。”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龙塘镇困牛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鞠华国从行李箱中拿出打印好的5份建议稿,抽出最上面的一份给记者看,这是关于将贵州石阡困牛山红军战斗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议。

  “我从小就是听着英雄的故事长大的,英雄精神对个人性格的影响极大,应该创造条件让这种精神引导我们的孩子们健康成长。”他解释说,困牛山红军战斗遗址位于龙塘镇,1934年,红六军团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长征先遣队胜利突围后,其后卫部队红18师52团与敌人激战三昼夜,战斗到最后的百余名红军战士,面对被敌人挟持“人盾”的群众,宁死不伤百姓,宁死不做俘虏。他们砸断枪支纵身跳崖突围,大部分壮烈牺牲。

  烈士的忠勇经过岁月洗礼,凝聚为石阡独特的精神财富。生于此长于此的鞠华国不仅熟悉这段历史,更熟悉这些年遗址保护的历程。他说,2009年,石阡县在该遗址上建立了红军壮举纪念碑。2018年,该遗址被贵州省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命名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年以来,石阡县申请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3000万元,对该遗址进行系统性修复。

  困牛山村这几年也抢抓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契机,努力挖掘保护红色文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1年,困牛山村入选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2023年以来,该遗址承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培训班现场教学11班次925人。2024年9月,困牛山红军学校建成开学。11月,电影《浴血困牛山》上映。同时,村里建成高标准农田200亩并发展食用菌及水果种植1000亩,村民办采摘、建民宿、开餐馆,依托红色引擎,好日子正在“起飞”。

  曾经的困牛山,进村路两面都是悬崖,村名的意思如字面:牛进来就出不去的地方。所以,“为民修路”一直是鞠华国牵挂的事,他今年有2条建议涉及修路。“路通了,农产就能出山,游客也能进山。”他表示,将全力抓红色文化保护契机,让红色故土成为红色沃土。

责编: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