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放假
他们都到这里来
2013年3月,周末课堂正式挂牌,付晶晶担任课外老师。
每隔两周,孩子们都会走进课堂,在她的指导下完成作业,学查字典、画画,做手工、做科普小实验,如果作业错误少,或做游戏时表现积极,还可以上半小时的网。
参与活动多了,不少孩子变得开朗。暑假来临,周末课堂改为每周一节,文化站也会每天开放,方便大家来此玩耍。
“周末、放假我都要来,比一个人待在家有趣多了。”10岁女孩陈香莲,父母在贵州打工,生活全靠婆婆、爷爷、外婆照顾,家中虽有一个哥哥,但哥哥已工作,没空陪她玩。小姨陈恒凤说,每次小香莲出门玩耍,家里人都会叮嘱她注意安全,别跟陌生人搭话,生怕她出事,“现在有‘老师’照看,我们放心多了。”
走向社会
体验父母赚钱难
针对暑期安全,周末课堂还开设了知识讲座。
“一个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不要轻易打开。”付晶晶在课堂上告诉留守儿童们,邻村有红领巾水库、口袋沟水库,夏天不要私自去耍水、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周末课堂还把教学地搬进了社会。去年8月,付晶晶组织了五六名孩子前往庹家坳菜市场卖菜,体验父母赚钱的艰辛。“我站了几个小时,才卖掉1个半南瓜。”10岁男孩吕峻杰说,赚钱这么辛苦,自己今后一定不会挑食,更不会浪费粮食。
最近,付晶晶筹划举办一个小型跳蚤市场,让孩子们通过物物交换,懂得节约与珍惜。
3年服务期满,这个月付晶晶就将转正,调往新的工作地点,周末课堂怎么办?“绝对不能丢。”她说,自己正和同事赵淋漓、万西宁交接,准备把村里的大学生都发展起来,将爱心的接力棒一直传递下去,为更多留守儿童送去知识与快乐。
朱厚荣(村民):这个小姑娘很不错,来村办事,能解决的就现场解决,甚至帮助填写各种表格;不能解决的,就会替我们去镇里跑腿。省心又省力,尤其是晶晶的服务态度,让我们感到温暖、踏实。
甄强(同事):虽然她年纪小,在工作中却是我们的老师。在村工作特别是与村民打交道的过程中,晶晶做事特别有耐心,村民有啥事都愿意找她,我们不懂的也总是问她。请她帮忙,她从不推脱。
朱贵全(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付晶晶在日常工作中虽然没有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她面对许多复杂的小事时,持之以恒地苦干、实干、细干,心里始终装着村民的事,塑造了一名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