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村官杨媚:用装修婚房的钱建蔬菜大棚
2018-04-04 17:10: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胡虹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四月,春光明媚。走进重庆市荣昌区双流村,一顶顶白色塑料大棚整齐地排列在田间,隐约间随处可见大棚内忙碌的身影。杨媚已在这个村当了7年的大学生村官。

  “老田,见杨支书了么?”“今天田间学校有课,她在那片大棚上课呢。”村民老田一边忙着伺候黄瓜苗,一边匆匆回话,“月底就能出棚,比普通黄瓜上市早,价钱也好。多亏了杨支书!”记者顺着老田指的方向走去,是8个蔬菜大棚,最中间一个,里面不时传出说话的声音。掀开大棚的塑料帘,热气扑面而来。7个村民或站或蹲,围着一个穿绿色上衣、戴眼镜的姑娘,听她讲解番茄苗挂吊绳、给药技术。棚内温度要比棚外高出五六度,但并不影响村民们听课的认真劲。这个姑娘就是老田口中的“杨支书”杨媚。

  杨媚老家在重庆铜梁区,父母都是农民,一心希望她能跳出“农门”,但她却背着父母,报考了四川农业大学,“我对土地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况且,在她看来,种地种好了,也能有好前途。

  2009年,杨媚大学毕业后进入重庆潼南区一家蔬菜企业。在这家企业里,她掌握了先进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也认识了现在的老公谭锦成。谭锦成是荣昌区人。一次杨媚陪他回家探亲,听说双流村很适合种大棚蔬菜,于是顺道到双流村考察了一次。考察结果让她很满意。

  在经过深思熟虑后,2011年11月,杨媚来到双流村当村主任助理。她拉上谭锦成一起,准备在村里搞大棚蔬菜。

  “当村官第一年是最累的。身子累,心更累。”除了做好本职工作,杨媚挨家挨户动员菜农建大棚,没想到,村民们根本信不过她:“我们种菜的时间比你年龄都大,听你的肯定赔钱!”村民的嘲讽,让杨媚暗自落泪。“我可不能打退堂鼓。”杨媚决定先建大棚,等有了收益,村民们自然就肯跟着干了。

  带头建大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村民们怕她把土地糟蹋了,都不愿租地。杨媚只好挨家挨户地上门求。终于,有一户村民把土地租给了她。地有了,大棚转眼就要动工,杨媚却忽然发现,建大棚的资金还有很大缺口。她和谭锦成商量后,拿出了准备结婚装修婚房的钱,凑了10万元,整地、搭棚、铺水管……2011年底前,8个蔬菜大棚顺利建成。

  2012年1月,重庆最冷的时节,村民们正忙着种玉米,杨媚却一反常态,用大棚种起了番茄、黄瓜、茄子、辣椒。消息一传开,村民们都来看稀奇。滴灌设施埋在地膜下,番茄苗嫁接栽在茄子根上,栓上吊绳让黄瓜苗顺着往上爬,大棚里的新奇景色让村民们大吃一惊。“3、4月份才能栽的蔬菜,大冷天就栽上了!”

  更让村民们吃惊的还在后头。2012年3月,第一批大棚黄瓜上市了,一斤批发价卖到了3元多,而这时,村民们的黄瓜苗才刚种下去。不到半年,1个蔬菜大棚就有了6万元利润,村民们动心了,先后有80余户村民,跟着杨媚后头,建起了400余亩蔬菜大棚。

  “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只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第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民才能真正实现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杨媚将眼光放得很远。她牵头成立了双流蔬菜种植合作社,首批带动120户村民入社。合作社成立后,实行化肥农药统购统销,还统一提供嫁接菜苗,免费为社员进行技术指导。短短一年时间,入社农户菜地里的蔬菜,无论是品质还是产量都有了很大提升。

  截至目前,合作社已有社员333户,成立了“蔬菜科技专家大院”和“田间学校”,新建了660平方米的冻库,购置了两辆物流车,修建了2000平方米的蔬菜交易市场,双流村成了名副其实的蔬菜名村。杨媚说,她正在为番茄、辣椒、四季豆、黄瓜等蔬菜申请绿色蔬菜认证,进一步提升蔬菜附加值,让村民实现更高的收益。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