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蓓观察蜜蜂养殖情况。
“我叫刘蓓,是成县镡河乡土蒿村大学生村官。”近日,在甘肃陇南市举办的2018年电商扶贫大宣讲活动中,刘蓓作为扶贫讲师,为电商从业者作了“发挥村官优势,助力脱贫攻坚”的演讲,分享了她从事农村电商及“电商扶贫”的经历。
刘蓓2014年毕业于湖南文理学院,2015年7月通过大学生村官选聘考试,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在村任职的3年里,借助陇南大力发展电商的契机,刘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让农产品“飞”出大山,把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网络里的近在咫尺。目前刘蓓担任土蒿村副主任,是村里的电商带头人,土蒿村也因此成为县里电商扶贫的示范点。
镡河乡位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位置偏远,虽说这里有很多优质、天然、无污染的农产品,但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不便,长期面临“养在深山人未识”的尴尬。“越是发展滞后的地方,越需要有想法有担当的引路人。”刘蓓清楚地认识到:想要改变村民生活,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陇南有不少人从事农村电商,我也想试试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刘蓓逐渐明晰了思路,入户调查时也就留了个心眼,全村200户农户家中,哪些人家有什么土特产,她摸了个“门清”。2015年11月,她的店铺“成县土生土长土特产店”开张了,主要出售核桃、木耳、土蜂蜜等20余种农特产品。“店名是有点土,质朴嘛!”每次介绍店名时,这个90后女孩总会捂嘴笑一下。利用大学学设计的优势,刘蓓细心排版,将店铺设计得醒目亮眼。
网店如期开张了,但怎么把东西卖出去,却是个难题。
店铺开了好几天,却无人光顾。刘蓓急了,本来说好了的农户,因为担心也准备将核桃等农产品卖给前来收购的商贩。为了留住货源,刘蓓咬咬牙,自掏腰包,以高于商贩的价格先将农产品收购了,随后装进自己的包装盒,给同学、朋友寄过去,让他们先试吃,再帮助推广。土蒿村距离县城太远,发快递不方便,刘蓓甚至将收购来的产品带回老家成县小川镇,让家人帮忙代发快递。
“那会儿真的是把能联系的朋友都联系了,希望他们先尝尝,给个评价。”刘蓓感叹,估计不耐烦的朋友都想把她拉黑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同学、朋友的帮助下,陆续有顾客光顾小店,不少人还成了常客。此后,每次店铺准备上新产品时,刘蓓就给老顾客试吃,“办法是笨了点,但管用”。
半年时间下来,刘蓓花费了大量精力,店铺没赚钱甚至有点亏。“我妈劝我别折腾了,每次回家都大包小包的,全家人跟着打工了。”但刘蓓觉得挺值的,“能够为村民增加点收入,挺自豪。”
在刘蓓苦心经营下,店铺慢慢热闹起来。通过开微店、上微商城、参加农产品众筹等活动,截至目前,共为140余户群众销售农产品71万余元,人均增收1200元。仅土蜂蜜一项,每月就能卖到五六百斤。村里养蜂大户刘国富,每年生产近千斤蜂蜜,原来要运到几十公里外的镇上甚至更远的县城出售,运输成本高,每斤售价才20多元。后来通过刘蓓的推介,两天时间网上就销售了630多斤,每斤卖到60元,刘国富很激动,“活了半辈子,才知道还可以这样卖蜂蜜,这个小姑娘真是了不起!”尝到甜头的村民,信心更足了,土蜂养殖、核桃种植、柿饼加工等特色产业渐渐壮大。
“扶贫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刘蓓长期与12名困难群众结对,优先收购这些贫困户的产品,并注册了“一克自然”“好柿涟涟”等商标,引导村民品牌化发展,使土蒿村的柿饼、土蜂蜜等成为网上热销产品。她帮助村里的贫困户镡英流转2亩多坡地、贷款1万元,用于养殖土鸡,使镡英依靠自己的努力摘掉了“贫困帽”。刘蓓还通过市县农牧局争取到养殖扶持资金10万元,探索实行“合作社+电商+贫困户”的模式,带动18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业。
刘蓓还申请了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资金15万元,成立土蒿村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先期流转土地30余亩,养殖中蜂200余箱,栽植核桃树800余株,种植中药材20亩,形成了地上有核桃树、地里养殖中蜂、林下种植中药材的立体种养模式,带动48户贫困户走上产业致富路,目前基地已正式投产。
主动扛起电商扶贫重任的刘蓓赢得了村民的一致赞誉,先后获得“陇南优秀驻村工作队员”、“成县产业扶贫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接下来,刘蓓准备拓展创业基地规模,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