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党课轮流讲”,党员听得懂也爱听
2025-07-11 14:16: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说的都是身边事,‘土话’我也听得懂,真接地气。”前不久,在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鸳鸯镇费山村举行的一场“书记有约——微党课轮流讲”现场,费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军权结合实际谈发展、话振兴,老党员费胤昌听得津津有味。近年来,武山县为增强党内组织生活的实效性,探索打造“书记有约”党建品牌,在全县各级党组织开展“微党课轮流讲”活动,打通党的创新理论和政策宣讲最后“一公里”。

  “年初对‘微党课轮流讲’作出计划安排,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农村党员用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语言,谈所感所悟、所思所为,用可感可及的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微党课生动起来、鲜活起来,真正让党员听得懂、爱听愿听。”武山县龙台镇党委副书记程明介绍。

  甘肃省人大代表、四门镇上湾村党支部书记毛韶强组织党员正在开展生动的“微党课”现场教学,他说,这里是湾儿区域集体经济产业园,是天水市竞赛垂钓基地,这里有稻蟹共生、休闲垂钓、采摘体验、观光旅游一体化的产业体系,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0多万元,形成了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全产业链条。通过听“微党课”,受教党员对发展村集体经济有了更深的认识。

  “微党课轮流讲”谁来讲?选优配强教师队伍很关键。毛韶强作为优秀返乡大学生是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有实际经验,也有理论优势。“熟悉政策精神、理论素养过硬,了解基层、贴近群众。”四门镇党委副书记颉雷一语点破关键。

  结合乡镇党校规范化建设,加强微党课教师队伍建设,武山县从优秀党组织书记、老党员等群体中选聘一批,各级党校教师、党员领导干部、老干部、外出能人、先进模范等群体中邀请一批,土专家、致富能人、乡土人才等群体中挖掘一批,打造了一支善于“接地气”、会讲“群众话”的微党课师资队伍。

  董庄村是全国美丽休闲乡村,也是全县“微党课”实践教育基地。董庄村党支部书记陈晓军说,过去村内耕地、房屋闲置,产业分散,环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现在,民居错落分布,村子是一派美丽宜居、生态和谐田园风光。他介绍,身边的变化,党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最关注的还是身边事,通过“微党课轮流讲”“村情通报会”等,有效确保了党员群众知情权,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乡村治理贴近群众。

  山丹镇周庄村果蔬产业园,占地1300多亩的钢架大棚绵延起伏,大棚内的西瓜长势喜人。周庄村党总支书记闫强介绍,“依托果蔬产业联盟党委,村党总支立足群众身边的发展变化讲理论、讲政策,党员群众听得进去,我们也能够讲清楚。”村党组织把西瓜种植技术培训纳入“微党课轮流讲”的授课内容,帮助党员群众提升种植技术,改良西瓜品种,让周庄西瓜远销北京、深圳、上海等地,让村民实现增产增收。

  “针对党员思想新动态、行为新特点、发展新诉求,我们为党员送上形式多样的‘微党课’理论服务,用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政策。”鸳鸯镇党委书记何想忠说。鸳鸯镇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研学线路,将红色文化融入“微党课”,2024年以来接待党员“微党课”教育4000多人次。同时,坚持把“微党课”搬到产业一线、党性教育基地,让党员家门口接受教育,激发了党员群众学习热情。

  党员群众需求在哪里,“微党课”就覆盖到哪里。武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杨伟表示,武山县坚持以“书记有约”为载体,突出就近就便、因地制宜,通过鼓励农村党员深入田间地头讲、庭院炕头讲,社区党员深入网格讲、小区楼栋讲,企业党员深入工厂车间讲、班前教育讲等方式,为党员群众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及开展技术培训、宣传防范电信诈骗和安全常识等1700多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惠农政策落地见效。

  通讯员 甄 赟

  武山县城关镇东关社区“微党课”进网格、进小区 尉芳军 摄

责编:姜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