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懵懂生疏”到“读懂乡土”
2025-09-16 09:3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2023年秋,我走进甘肃省夏河县达麦乡达麦村这片充满生机的热土,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两年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经历从这里开篇。

  初到达麦村时,我像个手足无措的外来者,脚下的泥土是陌生的,耳边的方言是晦涩的,村民们脸上的神情饱含着我读不透的故事。彼时,“乡村”于我而言还只是报表里的数字、文件里的术语,初次踏上这片田野,我深切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分量。

  记得第一次入户走访时,我攥着卷边的村情户情表,指尖在提前拟好的访谈提纲上反复摩挲。“家里有几口人”“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这些写在纸上的问题,问出口时总带着几分生硬。村民们的回答大多是三言两语,眼神带着疏离。我心里满是困惑——在村工作该怎么做?

  那天午后,一位村民红着眼闯进村委会,进门就嚷:“我家地埂被隔壁占了!这事你们管不管?”毫无经验的我瞬间乱了方寸,既不知该从何问起,也不懂如何调解。只能手忙脚乱地抓过一次性纸杯,给他倒了杯水,嘴里反复念叨“您先消消气”,同时慌忙打电话,催促正在入户走访的村委会主任赶回处理。

  村委会主任回来后,拉着村民坐下来,先聊他家孙子上学的事,再绕到养殖补贴的政策,三言两语就把对方安抚好了。那一刻,我才算真正上了一课:基层工作是需要焐热人心、用活智慧的应用题。

  相比化解矛盾的“疾风骤雨”,日常服务则如“春雨润物”。村里留守老人多,面对智能手机常常手足无措。才让吉阿妈颤巍巍地掏出老年机,想给儿子打电话却总拨错号;张大爷拿着社保卡,为无法线上缴纳医保愁眉不展。我们耐心地接过老人的手机,一个个帮他们操作,存号码、绑定医保账户、完成城乡居民养老认证。帮李奶奶做完认证那天,她执意要我等会儿,转身掀开厨房角落的旧竹筐,拿出几颗带着泥土的大豆和一把绿菜,硬往我手里塞。大豆上还挂着清晨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袖口,也浸润了我的心。

  在村里扎根的这些日子,是我与“三农”真正“相认”的旅程。它不再是冰冷的数字、刻板的报表,而是田埂上家长里短的烟火气,是乡亲们眼里的期盼与信任。

  雒小凤

  雒小凤(左三)入户走访村民。(夏河县委组织部供图)

责编:姜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