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清水:“三举措”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2025-10-21 10:10: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李兰军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今年以来,甘肃省清水县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有关要求,始终把党员教育作为推进先锋引领工程的重要抓手,强化举措,压实责任,推动全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

  锚定《规划》抓落实,着力提升教育培训实效。认真落实《规划》“分层分类、按需施教”要求,摒弃“一锅煮”模式,健全全链条教育培训机制,确保《规划》落地见效。构建联动机制,做到教育培训“有人抓”。建立“县委牵头抓总、组织部协调指导、行业党工委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将党员教育培训纳入县委党的建设年度工作要点,制定贯彻落实《规划》任务清单,确保重点工作有效落实;各党(工)委立足实际抓好行业领域党员教育培训,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召开推进会2次,解决师资不足、课程单一等问题6个。做细供需对接,明确教育培训“教什么”。聚焦党员培训需求,精准设置培训内容。一方面,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收集各领域党员培训需求,形成需求清单,先后收集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培训需求120余条。另一方面,整合党校教师、县乡党政干部、专技人才等师资力量,开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践探索等特色课程10门,形成课程清单。通过党员点单、组织配单的方式,精准实现供需对接,让培训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今年以来,开展各级各类培训59期,覆盖党员4200余人次。抓实学用转化,确保培训内容“用得好”。推行“交流研讨+实践考核+跟踪回访”闭环管理模式,培训后通过交流研讨听心得,组织党员参与产业发展做实践,以实绩检验培训实效。安排专人3个月内回访培训对象,了解学用转化情况,今年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120余名,帮助带动2000余名群众实现增收。

  创拍作品树典型,打造运用电化教育成果。健全电教片创作传播机制,精准选题、专业拍摄、反复打磨、广泛宣传,切实提升电教片拍摄宣传质效。精挑细选形成好材库。按照“三优先三不选”的原则(优先选群众认可度高的党员榜样,不选人造典型;优先选有情感共鸣的小故事,不选宽泛叙事;优先选基层一线的真实案例,不选脱离实际的空洞题材),以“身边人、身边事”为典型案例,深入挖掘基层党员事迹,形成榜样人物素材库,确定《回乡扎根记》《清水苹果别样红》等选题20个。精打细磨制作好作品。建立电教片拍摄“三审三看”工作机制,由组织部门确定精干力量参与撰写脚本,组织部分管同志、融媒体中心责编和常委部长分别审核;邀请专业团队根据撰写的脚本进行拍摄,拍摄视频分别由主人公看、融媒体中心专业人员看、组织部班子成员看,提出具体意见,反复进行修改,确保成片质量。先后拍摄电教片15部,其中《奥运冠军扶贫记》、《回乡扎根记》分别荣获省级一、二等奖。精心推广传播好声音。构建“线上+线下+流动”传播矩阵,依托甘肃党建清水县平台、清水发布视频号等载体大力推送,单片最高累计播放量达10万余次;在269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电教片播放点,结合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党员观看学习;针对外出流动党员,通过微信群推送观看,切实达到拍得好、用得上、传得远的目标。

  讲好党课提素质,推动“党课开讲啦”活动走实。抓实“讲什么、谁来讲、怎样讲”关键环节,全力推进“奋进新甘肃·党课开讲啦”活动走深走实。延伸阵地触角,让党课“贴得近”。推动讲党课从固定阵地向流动阵地延伸,在产业基地开设田间党课,党员边学技术边交流;在“红色基地”开展“红色党课”,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增强理想信念;针对流动党员开设线上党课,解决集中讲课难的问题。聚合多元师资,让党课“见干货”。组建讲党课师资库,邀请党校教师讲好“必修课”,县级领导讲好形势政策课,乡镇书记讲好基层方法课,部门骨干讲好知识技能课,确保授课内容让党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深化场景融合,让党课“对胃口”。推行“党课+”模式,在产业园区,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社区志愿服务、基层一线治理等工作,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党课开讲啦”活动200余场,活动实效得到全面提升。

责编: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