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丰景 | 盘活撂荒地 种下“黄金果”
2023-04-14 11:2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记者 许露露 本报通讯员 郭芮羽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吴翔宇(前中)和村民一起在地里劳作

  春耕以来,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牛场布依族乡石龙村火烧组的村民们每天热火朝天地劳作,有的在挖坑、下苗,有的在种草、浇水,这是在种什么呢?

  石龙村是白云区最偏远的小山村之一,地处云雾山脉的丘陵地带,地里多种植辣椒、水稻等传统作物,可这番劳作看上去不像。

  “吴书记,这次果树补种完,要多久施肥?还有那边粉黛的排水沟要怎么挖?过了这段时间就是雨季,要提前做好准备啊!”火烧村民小组组长付相强手上活计不停,问身旁的驻村第一书记吴翔宇。

  吴翔宇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他一边蹲在地上仔细查看黄金奈李的生长发芽情况,一边对付相强的问题对答如流:“问了专家,果树半年后少量施肥,到时专家会来现场指导,记得通知大家来学习。粉黛排水沟按照高低走势,水量多的点引流,等会我们再走一遍定下来。”

  改善石龙村矿山污染用地、盘活撂荒地,建起现代农业生态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让游客来看粉黛花田、摘精品水果,是吴翔宇和驻村小伙伴们提出的发展规划。

  从2018年3月开始驻村至今,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红锦村辗转石龙村,从驻村干部变为驻村第一书记,吴翔宇驻村已有5年。在红锦村,他全程帮助成立合作社,参与设计注册农产品品牌商标,壮大优势产业猕猴桃种植,拓宽电商销售渠道,让村民的日子像村名一样火红。2021年5月来到石龙村之后,为了摸清家底、深挖资源,他和驻村伙伴翻山越岭2个月,踏遍了石龙村每个角落。

  “到村后,村民反映最多的就是火烧组矿渣地问题,我们走访调研发现,除了土地污染,周边土地撂荒也比较多,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围绕乡村旅游做一些事,开场坝会和村民说了,他们非常支持。”吴翔宇回忆说。

  “做什么、怎么做”成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专业的事得由专业的人来干,我们跟着学。”吴翔宇无数次往返贵州省建筑设计院、省农科院园艺所向专家请教、向干部群众问策,最终形成了《石龙村“原乡居田园”产业发展旅游规划》。规划以发展“乡村旅游+研学”为主线,以培育典型、打造亮点为目标,石板田现代农业生态园就是第一个示范带动项目,确定种植极具观赏和经济价值的“网红植物”粉黛乱子草和黄金奈李。

  生态园项目由牛场乡众益生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实施,区科技局和多家企业提供资金、技术、营销支持,规划整合撂荒地、低效用地等200余亩,种植黄金奈李、脆柿、金银花等高附加值作物,预计丰产后,年产值200余万元,可有效带动65户150余名村民增收。20余亩粉黛乱子草种植在矿渣污染地上,修复生态的同时打造观赏种苗基地,让乡村旅游业态更丰富。

  生态园一方面盘活了撂荒地等低效用地,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村民可以通过土地入股、就近务工劳动等方式促进增收,受到村民一致欢迎。

  “书记,我还能干,不要因为我年龄大就不叫我啊,我可比年轻人有经验哩!”年逾七旬的村民吴学英是在项目上务工的村民之一,她身体健朗、动作麻利,是村里的种植“老手”,一边干活一边还为旁边的村民指导栽种技术。

  “那是肯定的,还需要您老人家带着他们呢,您可是我们的技术能手,少了谁也不能少了您!”吴翔宇笑着和她打趣。

  “年前发放了去年的劳务费18万元,村民多的拿了1万多元,少的也有几千元,实实在在的收益让大家过了个好年,这不,开春后干劲更足了!”吴翔宇坚信,在不久的将来,石龙村的石板田上会开出粉色的“幸福花”,结出“黄金果”。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