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河北省滦州市茨榆坨镇坚持以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目标,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实行“党建+x”工作模式,推动了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党建+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建引领是关键。一是用党员活动助力。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党旗红,争当表率我先行”“奋战红五月,扮靓我滦州”等主题活动,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做表率,带头宣传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政策,带头帮助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带头执行上级党委的部署决定,有效推进乡村振兴。二是用党建设施带动。完善村级基础设施,新建村民活动广场6个,安装路灯800盏,街道硬化20万平米,新修农村道路12公里,被列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做法被凤凰网、河北新闻联播、河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建立了卫生巡查员制度,积极投身人居环境整治,在农村面貌改善中效果突出,真正做到“花小钱、办大事”。三是用集体经济提振。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支部引领,村集体主导,农户入股,带领村民找准致富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振兴乡村产业。去年,芦苇庄村集体增收110万,入股农户每户收益4500元;东街村貉子养殖、杨家坨村金蝉养殖也初具规模。新华社以“党建+合作社”助力产业兴旺为题,予以报道,并推送到学习强国。
党建+乡村治理。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用力,探索具有时代特色、满足人民需求的乡村治理方式,让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健全治理体系。坚持增强农村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培养、任用乡村治理的“能手”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全域实现了“一人兼”,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确保乡村治理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二是完善治理设施。坚持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服务站建设全覆盖,切实保障综合服务站真正达到“六有”标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新华社以“村级综合服务站惠民生”为题予以报道。三是创新治理方法。坚持运用“智能+全域化+多维度治理”的工作方法,突出“17425”战略,全力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积极主动创建民主法治示范镇,镇域社会和谐稳定。2019年代表唐山市接受了省委组织部基层党建调研组的定点剖析,得到充分肯定。
党建+项目建设。坚持用党建工作统揽项目建设,指导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建设。建立班子成员分包项目,党员干部联系项目制度,发挥了党员干部在项目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争做项目拆迁“协调员”、政策法规“宣传员”、项目建设“服务员”的“三员”行动,增长了党员干部助推项目建设的知识本领;实行项目建设一线考核制度,在项目建设一线检查、考核、评价、使用干部,凝聚了助推项目建设的强大力量。大唐热电、源泰德润、众磊装备式住宅等一批项目落户我镇并顺利推进。全年累计征地2100亩,拆除建筑物15万平米。特别是大唐热电项目占地,我镇仅用两周时间,就完成了400多个占地户的签字,创造了“茨榆坨速度”。期间没有一个占地村与企业出现矛盾,没有出现一起纠纷,真正实现了和谐征地、文明拆迁。
党建+信访维稳。坚持党委主导,发挥党建作用,信访维稳工作展现新作为,实现全镇无上访。一是建立党员网格。将全体党员按照网格化划分,形成28个行政村、四大区域网格和4名区域网格长以及28名网格小组长、30多名网格员的包连包片模式。依靠网格,主动发现情况、化解矛盾、提供服务、解决问题。二是对接主题教育。将信访维稳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度对接、融合,党委书记亲自到各村进行接访,并公布个人电话,方便服务群众。三是创建“六无”村居。将“六无”村居全覆盖与信访维稳相贯彻,改进党员干部思想、强化责任担当,做好群防群治,织密责任网,党员干部工作前置、力量下沉、关口前移、抓早抓小,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不断夯实维稳基础。
党建+疫情防控。疫情防控,没有捷径可以走。打赢这场硬仗大仗,要靠务实的行动和过硬的举措。一是支部全动员。28个村党支部把疫情防控作为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迅速行动,严格落实“七个最”要求,严防死守,实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全镇未出现一例确诊和疑似隔离病例。二是党员做表率。村“两委”干部带头,1300余名党员齐上阵,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冲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开展志愿服务,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三是群众齐参与。群众在支部和党员的带动下主动参与支持防控工作,志愿报名、挺身请战,在村党支部统筹下开展防疫值班、巡逻宣传、消毒杀菌等工作,在防疫阻击战中构建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