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丰”景 | 小山村里的新气象
2024-09-30 14:3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车婧 陈泓宇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9月28日晚上9点多,河北省滦平县马营子满族乡石门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函岱再次检查了一遍白天打包的蜂蜜,把打包绳又紧了紧。

  “蜂蜜是石门村的热销货,回头客特别多,这一单是老客户通过微信找我复购的。”2022年12月,张函岱到石门村任职,发现村子距离县城60公里,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没有企业,没啥资源,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出务工了。农户们自种的农产品品质虽然很不错,但一直销路不畅。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让石门村优质的农副产品‘出村进城’,让农户的荷包‘鼓’起来。”这是张函岱驻村后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此后,他和驻村工作队队员挨户走访,了解每家每户的农产品种植类别及收成情况,并根据种植比重挑选出了蜂蜜、木力芽、小米等作为驻村工作队主要帮销的农产品。

  尤其是当地盛产的木力芽,多少年来因为外出售卖不便,经济效益很低。于是,张函岱找到了每年采摘木力芽最多的屈大姐,和她探讨销售的可能性。谈了两个多小时,屈大姐一直摇头,劝他不要做这件事,并从“不好收购、没法销售、意义不大”等各方面帮他分析。那天晚上,张函岱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太阳爬出来的时候,心里忽然有了答案:“还是要试一试,即便没有销量,也并没有损失呀。”说干就干,为了吸引客户,他专门拍了12期视频宣传村里的自然风光,就是为了让大家了解自己卖的木力芽生长在没有污染的大山深处。

  连片的木力芽往往生长在山坡的最高处。每到春暖花开时,他便和农户一起去采摘。吕大爷看出了张函岱登高时的害怕,便一只手拽着他走,一只手拿着袋子采摘。只见吕大爷像羚羊一样在陡峭的山坡上行走,而张函岱则像一只胆怯的小羊羔一样,跟在后面瑟瑟发抖。回来后,他把当天采摘的整个过程,图文并茂地撰文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上,并附上了木力芽的生长环境、食用方法、营养价值等。写完后,他力邀亲朋好友、单位同事帮忙转发,很快就收到了一批订单。

  “我要两斤,我要五斤……”文章仅发出1小时,木力芽就销售了63斤。这些订单给了张函岱收购木力芽极大的勇气,之前劝他放弃的屈大姐也闻讯赶来。看着自己采摘的木力芽换了240元钱,屈大姐十分开心,第二天她又拿了整整一筒木力芽来换钱。村民看屈大姐赚钱了,也陆续开始找到张函岱,其中58岁的王大姐一个人用一天半时间就摘了三大袋,高高兴兴地拿着820元钱说,“活了这么大岁数,头一次听说木力芽能卖钱,我一天还能再多摘两袋。”

  有了好开端,群众开始主动找张函岱销售农副产品,夏天销售土蜂蜜,秋天销售板栗,冬天销售小米,张函岱忙得脚不沾地。他还为村里请来了种植、养殖专家,给村民上技术课。“经过专家培训和指导,我们学到了很多实用知识,做起事来有了底气。”养蜂的村民夏连革竖起大拇指,连连点赞。

  张函岱制作了宣传石门村特产的小视频、撰写了文案,并与驻村工作队员们一起深挖村里的奋斗故事,推送到各平台宣传,号召大家向榜样学习,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这些故事起到了很好的带动效果,村民们纷纷表示要向榜样学习,杨春丽便是其中的一员,“我看了连广的视频很感动,他真是太能干了!眼下不太忙,我也打算像他一样,再多养几头猪,增加一份收入。”

  两年时间里,有的村民们养起了猪,有的养起了溜达鸡……眼见着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村民们的干劲更足了。见此情景,老党员吕金玉感慨道:“自从驻村工作队来了后,咱村的精神面貌不一样了,充满了精气神儿!”

  本报记者车婧

  通讯员 陈泓宇

  张函岱(右)收购木力芽。黄平 摄

  张函岱(左一)在收购板栗。谭鹏 摄

责编:乡村干部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