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里村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马庄镇,曾是冀中第十军分区的重要根据地,承载着冀中抗日烽火的历史记忆。1944年3月8日,冀中第十军分区副参谋长李大卫带领警卫连和部分机关干部近70人赴平南县开辟工作,9日在新城县(今高碑店市)姚庄村附近遇到前来扫荡的敌人,后转移至固安县林子里村时被敌人包围并发生激战,战士们英勇抵抗,大部分壮烈牺牲。为纪念革命先烈,村里建设了林子里烈士陵园及纪念馆,收藏了大量革命历史文物。2023年,林子里村入选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我们坚持“红绿融合”发展理念,开启了乡村发展新篇章。
我们依托“林子里战斗遗址”的红色底蕴,科学规划村庄建设,这两年重点打造了一路(行军路)、一廊(文化走廊)、一馆(红色展馆)、一站(爱心水站)、一井(思源广场)、一厅(纪念展厅)“六个一”红色文化主题板块。将散落的红色资源“串珠成链”,建设了集爱国主义教育、红色研学体验于一体的沉浸式红色历史文化体验地。同时,创新采用“一图通览、一码通享、一校通联”模式,制作村街红色旅游手绘地图,游客在景观节点扫码即可聆听有声讲解,提升了参观体验。2024年,全村累计接待各类参观学习团200余批次,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游客的到访,不仅使更多人了解了林子里村的红色历史,也为村庄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让红色基因深度融入村庄的发展脉络。
为了让乡亲们的口袋鼓起来。我们结合村街优势资源和产业发展实际,与本土企业深度联动,一方面与电气公司结对共建,打造电气产业链,拉动村街剩余劳动力150余人就业,带动村民人均增收1.8万元。另一方面,依托廊坊一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公司技术和人才优势,通过流转村内土地,发展以葡萄为主的果蔬种植产业,实现村民就地就业的同时,增加集体收入。我们还积极推进种植结构转型升级,整合500余亩土地,将原有的玉米、小麦等大田作物种植调整为大蒜、花生、红薯等经济作物种植,并邀请专家到村开展种植技术指导,预计每亩可增收600元。
在基层治理创新上,我们构建“党建+网格”治理体系。按照村内街道情况,细化4个网格,由村“两委”干部和后备人才担任网格员,实现253户村民、1400余亩土地包联全覆盖。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各网格员统筹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人居环境整治、应急处突等各项具体工作。2024年,我们累计开展“爱我家乡”志愿服务活动44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4起,整治安全风险隐患34个。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将继续擦亮红色名片,持续深化红色资源与生态产业融合,夯实乡村治理根基,为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园而努力。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马庄镇林子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李伟兵
刘旭航 牛梦龙 整理
林子里村村貌。(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