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三朗镇西牟村的百姓食堂,邻村的村民都很羡慕。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西牟村用这项暖心工程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关怀。
午饭时,百姓食堂热闹非凡。老人们三三两两步入食堂,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的笑容。食堂内宽敞明亮,桌椅摆放得井井有条,墙上张贴着温馨的标语与每日更新的菜单。打饭窗口前,工作人员笑脸相迎,为每一位就餐者盛上热气腾腾的饭菜,炖鸡块、炒时蔬、大锅菜等佳肴香气扑鼻。
“以前自己在家做饭,既费事又吃不好,现在有了这百姓食堂,可真是方便多了!”今年75岁的李大爷满脸笑意地说,“这里的饭菜种类多,价格还实惠,像我这样的70岁以上老人还有补贴,一顿饭花不了几个钱。”李大爷的话道出了众多老人的心声。百姓食堂的设立,不仅解决了他们的就餐难题,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聚交流的温馨场所。大家围坐一堂,边吃边聊,其乐融融。
西牟村百姓食堂主要服务于村里的五保户、低保户以及70岁以上的老人。五保户、低保户可免费就餐,70岁以上老人则享受补贴,原本每餐15元的餐食,老人最多只需支付2元。为确保饭菜的质量与安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出资聘请了专业厨师和工作人员,村民监督委员会还选派专人严格把控食材采购,既保证食材质量又加强资金监管,并定期向村党支部汇报情况。百姓食堂的运营,也为村内的一些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食堂工作人员小任表示:“能在家门口工作,既方便照顾家人,又能为村里的老人们服务,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西牟村百姓食堂的开办得益于“党支部+合作社+农户+银行+保险”的“五位一体”适度规模经营模式。由村党支部领办集体经济合作社经营,农户以土地入股,银行发放贷款帮扶,购买农业保险兜底,实现了经营主体由小农户向合作社转变,生产方式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该模式目前已覆盖故城县507个行政村,2024年全县53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10万元,其中超100万元村46个。西牟村更是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三年超过100万元。集体经济的壮大不仅为民生改善注入源头活水,更让“老有颐养”的愿景照进现实。
如今,故城县以西牟村为样板,在尹里村、后里老村等20个村庄相继设立“孝老食堂”“百姓大食堂”,热腾腾的饭菜不仅暖了老人的胃,更连起了千家万户的心。从“五位一体”模式破题乡村振兴,到以集体经济反哺民生福祉,故城县正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证明:当发展成果转化为百姓餐桌上的温度、老人笑容里的满足,共同富裕的图景便有了最温暖的底色。
通讯员冯书彤 沈晓明
本报记者俞玺勍
工作人员为老人打包饭菜。 (故城县委组织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