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选调生我在村 | 把申论写进万亩萝卜田
2025-06-16 08:56: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张欣(左三)走访村民家中。(富位村村委会供图)

  张欣(右)到脱贫户家中走访。(富位村村委会供图)

  张欣(左)在抖音号中宣传政策。(富位村村委会供图)

  2024年8月,我满怀憧憬踏入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胡家庄乡富位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刚到村时那句拘谨的“我是新来的张欣”仿佛还在村委会梁上打转,如今镜头对准萝卜园时,村民纷纷挤进画面喊:“小张,在咱村账号里给讲讲新政策呗!”

  作为城乡规划学专业的选调生,乡村对我而言并不陌生。工作前,我已在心中描摹过许多遍自己那些崭新的想法必能迅速解决村里棘手的难题。然而当我参加村里的第一次会议,一场骤雨浇熄了心火。当时正值防汛季,村党支部书记李维简单介绍了我,便与村干部讨论防汛要点与繁杂村务。这个1000多户、4000多人的大村,事务繁杂远超我想象。陌生的名字、待解的问题、棘手的事项如同纷乱的密码,在我耳边嗡鸣。我坐在角落,被一股巨大的无力感淹没,仿佛自己成了这喧闹漩涡中一叶无用的浮萍。会后,我在宿舍窗前徘徊良久,最终还是把“引进人才、延伸产业链、构建文旅业态、合作教育机构发展研学”等想法向李书记和盘托出。李书记点醒我:“你的想法很有意义,但对于富位村来说需要做的变动太大,有些成本太高,虽然后续收益可能大,但眼下咱村还不敢赌这个可能性。你得从小处着手,慢慢地让大家信你,这些想法才有可能落地生根。”这番话,让我猛然想起备考时读到的“把申论写在大地上,把面试答在群众中”。

  第二天,我带上笔记本重回会议室,不再当旁观者,而是努力捕捉那些陌生名字的线索,将会议讨论的要事记下;会后揣着笔记穿行街巷,走进一户户农家,将纸上的符号还原成田间地头的面孔。防火巡查时,我整日在万亩萝卜园中穿行;防汛值班,我在村委会一待就是一夜;医保登记、燃气排查……汗水浸透了笔记本的纸页,田野里也终于印满了我沾满泥土的足迹。当我最终完成全村1000多户江水置换工程的水表入户花名册,并将所有调研资料整理成册时,村干部们投来赞许的目光。陌生的名字与面孔渐渐化为亲切的乡音与笑容,我也慢慢在富位村扎下了根。村干部们遇到事情会问我:“小张,这事儿你怎么看?”

  富位村以白萝卜种植为主,几年前,富位村的白萝卜远销40多个城市。然而近两年由于市场原因,萝卜价格波动,村民辛劳却收获无几。同村“两委”反复商议后,最终在胡家庄乡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建立实验田,引进四个新品种,并开设了抖音账号“富位村那些事儿”。萝卜成熟前,我们在账号里宣传移风易俗,讲解燃气安全。还特别开设了“村暖行动派”栏目,每月为村民办件实事,如今年6月份,我们为富位小学捐赠了文具和体育用品……点点温暖汇聚,干群关系在无声中悄然拉近。如今视频播放量已悄然突破20万,账号中真实的日常像种子播撒——只待萝卜成熟时,这条用心铺垫的网上销路便可徐徐展开。

  在村大半年,又一次蹲在田埂上,手指轻轻拂过萝卜嫩绿茁壮的叶子,手机里抖音后台的播放数据扔在跃动。我再次想起那句“把申论写在大地上,把面试答在群众中”。原来大地上的“申论”,非在纸页间,而在用双脚丈量过的田埂,用汗水浇灌的幼苗,在村民舒展的笑纹间;那场最深刻的“面试”,亦不在考场的方寸间,而在每一次深夜调解的灯火里,回响在每一声“小张”的亲昵呼唤中。纸上理想,终须深扎泥土,方获葱茏生命。

  张欣

责编: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