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个啥难题,网格员就在身边,一个电话、一条信息,问题很快就能解决!”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柳湖街道路楼村村民彭永粉笑着说。如今在淮阳区,这样便捷高效的社会治理场景随处可见,这得益于该区创新的“党建领航、织密网格、闭环管理、多元共治、数字赋能”五维融合的社会治理体系。
淮阳区科学划分3737个农村网格和117个社区网格,构建起覆盖全域的治理单元。全区配备网格长503人、网格员4381人,吸纳退休人员、党员、志愿者等9743人,形成“专职队伍专业干、兼职队伍协助干、志愿队伍补充干”的多元共治格局。这支1.4万余人的“移动探头”队伍,依托“网格通”APP高效流转、办结民生事项,真正做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
为畅通诉求渠道,淮阳区建立“线上+线下”全方位事件受理机制。群众可通过“周到办”“淮政通”平台或到区综治中心现场反映问题。针对矛盾纠纷的解决,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官、律师组成的矛调专班,深入一线开展“矛盾调处到村居”专项行动,今年已成功调解土地纠纷23起、邻里矛盾17起。
“反映的问题当天就有回音!”在冯塘乡刘庄村,村民刘秀兰指着墙上的“网格事件处置流程图”说。这得益于淮阳区建立的“统一受理、分级处置、评价反馈”闭环机制,网格事件原则上1天内村级办结、3天内乡镇办结、7天内区级办结。面对跨部门难题,则启动“吹哨报到”机制。例如今年汛期,豆门乡张集村网格员发现河道淤塞影响泄洪,区综治中心立即“吹哨”,水利、应急等部门2小时内到场处置。
“鼠标一点,全区数据信息尽收眼底,治理更加精准高效。”在区综治中心指挥大厅,工作人员正通过“党建+网格+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全区动态,大屏清晰展示网格事件处置进度。淮阳区整合网格平台、智慧城管、智慧水利等10余个信息系统,录入人口信息110万条,综合集成实时监测、分析研判、调度指挥等功能,实现治理精准化、智能化。
淮阳区还构建“区—乡—村—网格”四级指挥体系,在防汛救灾、秸秆禁烧、抗旱保秋等重点工作中,实现高效指挥调度与精准风险研判。同时,加快推进视频监控安装,确保公共区域、人员密集区域“无死角”“无遗漏”“无盲区”,切实提升突发事件响应速度和应急处置效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从党员先锋岗的忙碌身影,到网格员穿梭街巷的坚实脚步;从智慧大屏上跳动的数据流,到群众脸上满意的笑容……淮阳区正将“五维融合”的理念深植于社会治理的土壤,结出惠民善治的硕果。淮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高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五维融合’治理模式,推动社会治理更智能、更主动,确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