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阳区奢岭街道马场村的村民都说,他们村党总支书记李华靓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因为他为了带领村民走小康路,可以不眠不休几个日夜只为学习机械操作。为了给村里修路争取资金,他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为了建3800米排水渠,他不懈努力多方奔走。
可是,村民们不知道,李华靓其实也是个心有柔情的男人,看到自己改变了和自己父母一样的村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时,看到村里300平方米文化活动场所建成时,看到村民们年收入实现翻番时,他都会默默流下眼泪……
打工改变不了命运 生活只能解决温饱
1978年出生的李华靓原是马场村一名普通村民。"那时家里没钱,看着我父亲腰间盘突出还得忍受剧痛日复一日耕作,我高中毕业就没有继续读书。"20日,李华靓说,那时为了生活,他推板车卖过水果,在饭店当服务员端过盘子,在浴池当搓澡工,但无论自己多么努力都只能解决温饱。
李华靓说,在社会上走了一圈他认识到,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2007年,通过吉林省委省政府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想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的李华靓如愿成为吉林省农业科技学院的一名学生。在学校,他刻苦努力学习并当上了学生会社团部长,在一次组织社会实践中,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和五味子协会做活动发现,想致富就需要集中利用本地资源。"李华靓说,于是他将刚开始选择的畜牧兽医专业改为农作物生产。
当一村一名大学生 他成立农村合作社
2008年,国家出台了"扶持农村农业机械化"的优惠政策,他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遇,便决心要创建属于家乡的农机专业队,彻底改变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传统农耕方法。
作为还未回村里工作的一名大学生,为了得到村民的支持,李华靓利用暑假起早贪黑登门走访了53户村民,与192人座谈交流。白天,几个馒头一瓶水一支笔,他奔走在各家各户。夜晚,他在昏黄的灯光下分析整理数据,冥思苦想说服群众的方法。面对群众安于现状的心理,他自掏腰包带领村民实地参观,为了解决群众对机械收粮不干净的担忧,他上网查阅,订购相关书籍,耐心细致地给大家讲解。
李华靓终于得到农机大户李洪有的支持,并通过向银行贷款凑到了140余万元,先后购置了收割机、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育秧设备及相关配套农机具20多台,创办了全街道第一家合作社--晟华农民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