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最美大学生”的乡村情
2022-07-15 09:59: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实习生 张乐然 本报记者 朱秀霞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第十二届“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暨2022年“最美大学生”名单正式发布。记者采访时发现,此次评选出的“最美大学生”,很多人对乡村情有独钟。他们有的把课堂搬到村子里,有的把科研做在田埂边……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成为热爱乡村、奉献乡村的“兴农人”,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乡村振兴最美文章。

  把科研做在田埂边

  今年5月,在参加“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风采展评活动前,朱志鹏又去了一趟江苏盐城滨海。站在绿油油的白首乌田地里,他情不自禁张开双臂:“我想拥抱这片田野,这里注入了我的心血,充满了希望。”

  “00后”朱志鹏,是盐城师范学院大二学生,从小跟着外公外婆在南京乡村长大。小时候,每到6月农忙时,外公外婆佝偻着背忙插秧,他则在田埂上玩泥巴。2020年进入大学后,朱志鹏带着近3000字的学习研究计划,找到盐土资源重点实验室孙淼老师。他把研究目标锁定在中草药白首乌活性物质的提取上,并召集15名同学组成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团。

  白首乌是盐城市滨海县的特种经济作物,但一直以来市场认可度不高,销售不佳。朱志鹏和同学在滨海农村调研时,一位70多岁的爷爷含泪说,“辛苦种的白首乌,却卖不成钱”。时隔一年,再忆这一幕,朱志鹏依旧动容。寒来暑往,他埋头田野调研,猫在实验室做研究,近百次往返实验室和田头,一次次优化研究方案,检验研究成果。数月耕耘,终有收获。他首次研发出白首乌中活性成分高效提取的工艺流程,获得了高纯度的白首乌药理活性物质,该提取物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美妆等行业,解决了中草药白首乌产品等级低、附加值低等关键问题。

  如今,朱志鹏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4项,其中2项发明专利正在转化中。他带领团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创办了江苏首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那位70多岁的爷爷和乡亲们,解决了白首乌销售难题,带来了可观收益。

  “我要继续把科研做在祖国大地上。”朱志鹏很笃定未来发展的方向,要把当地特色中草药白首乌系列产品推向全国甚至世界,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把思政课搬到田间地头

  6月下旬,记者接通石佳的电话时,她正在江苏南通一所中学任教。从上学期开始,她兼职讲授中学思政课程。刚从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毕业的她,已被推免至东南大学读研。

  荣获“江苏省优秀毕业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南通大学‘瑞华杯’大学生年度人物”……大学四年,她获得了诸多荣誉。石佳的老师说,“她特别能吃苦、爱学习。”出生在农村贫困家庭的她,从小就被父母教育“人穷志不能穷”。图书馆、深夜自习室是她的高频“打卡地”。“我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全身心地投入党史学习,理论功底积淀愈见深厚,红色文化让我的精神世界越来越丰沛充盈。”石佳说。

  学思政能为乡村振兴做点什么呢?这几年,每次看到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关的新闻时,她都会琢磨这个问题。机会来了,2019年6月,学院组建了“田野上的思政课堂”青年宣讲团,她第一时间报了名。

  2019年暑期,石佳带着同学们来到南通海安南莫镇青墩葡萄园,为围坐在小板凳上的农民群众讲述海安抗战史。叔叔婶婶们围上来再三邀请他们“还要再来讲”,石佳说,虽然只有五个字,对自己的鼓舞却有千钧之力。

  做了10余次田野宣讲后,石佳感触最深的是宣讲要“入乡随俗”,尤其是田野上的宣讲更要想法子让村里的叔叔婶婶共情共鸣。在农村长大的她,熟悉村民心思。于是她带着同学创新了舞台剧、访谈、快板等深受老百姓欢迎的宣讲模式,在田间地头讲述党的历史,传播红色文化。他们的宣讲事迹报道多次登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在采访中,她不止一次提到海安曲塘镇“百灵鸟”宣讲团团长荀农。好学的石佳,慕名登门拜访。第一次到荀农爷爷家,在堂屋里,她看到一摞摞的剪报合集——为了做好宣讲,荀爷爷把这些年党中央的重要决策、党的创新理论,从报纸上剪下来、整理好,一张张贴好、时不时翻阅。这给她上了重要一课。一次次田野上的“讲学相长”,锻炼了她的宣讲能力,提升了她的理论水平。

  “真心希望我的家乡能早日实现‘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石佳说,今年9月入读东南大学后,她计划继续做乡村振兴青年“发声人”,将思政课讲到更广阔的田野上。

  把自己的未来种在乡村

  远在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菁坝村的村民杨龙合一家五口,说到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马立铭,连声称赞。自从2020年跟着马立铭团队种植方竹后,杨龙合家从之前欠债10万元,变成了年毛收入近100万元。杨龙合还被评为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2020年暑期,马立铭跟随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专家团深入桐梓县调研,看着当地老百姓守着青山还受穷,从小在沿海地区长大的马立铭,心头一紧,很想做点什么。回到南京后,马立铭加入了南京林业大学“富贵竹”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很快成为这支扶贫小队的队长。

  彼时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关键阶段。桐梓县竹资源丰富,方竹是当地特有品种,但其价值却没开发出来。扶贫小队经过调研,发现要提高当地方竹林的亩产量,首要就是转变竹农的种植观念。但改变祖祖辈辈的种植观念谈何容易,马立铭说,起初没几个人相信他们,得先让竹农尝到科学高效种植带来的甜头。于是马立铭带着大家伙开辟试验田,带着愿意尝试的杨龙合等竹农们,进行科学种植。

  到了秋收时节,试验田硕果累累,帮扶改造的第一批方竹亩产笋量由原先的400斤提升至800斤,加入试验的竹农们户均收入翻了一倍。尝到了丰收甜头的村民们,纷纷邀请扶贫小队指导他们种植方竹。

  小有成就之后,马立铭和团队没有止步,又把目光转向农产品销售上。在他和团队参与策划的“方竹丰收节”上,马立铭带着村民“直播带货”,当天成交额达到28万元。

  即将毕业的马立铭,毕业后想去参加“三支一扶”工作或者当一名乡村干部。记者问他原因,他说,“这些年帮村民脱贫,让我很有收获感、自豪感!”他已和父母商量好,要把自己的未来种在乡村。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