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酸枣、刺葡萄、龙勾脐橙……说起土特产,江西省崇义县各乡镇可以说是“一乡一品”,甚至部分乡镇还实现了村村有特色。
土特产是独特乡土资源孕育的地域产品,也是一个地方独具一格的重要标志。如何把“土特产”文章做大做强?崇义有自己的探索和心得。
建好组织链
时值盛夏,瓜果飘香。远远向铅厂镇望去,山野、田间的果树,五彩斑斓的果子缀满枝头,甚是惹眼。走近细看,有刺葡萄、有黄金奈李、有黄桃……满是硕果。
“我们果业产业党支部创立后领着大家把荒山变金山,把荒地变良田,不仅找专家指导,还联系销售渠道,现在有不少固定客源。”铅厂镇稳下村种植户感慨道。
铅厂镇种植户口中的果业产业党支部是崇义县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崇义县紧紧抓住“田间地头”这一关键要素,探索“田园党建”,提出把党组织建在田园上,创新组织形式,在不改变原有行政区划和自治主体情况下,坚持地域相邻、产业相近、功能互补、发展互助原则,组建产业片区党组织。目的就是解决部分乡村产业低质同构、资源利用不充分、抗击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实现“破局突围”。
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铅厂镇率先组建产业片区党组织,以果业为主导,将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产业发展禀赋好的稳下村作为中心村,吸纳周边村共同组建产业片区党支部,实现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同时,由支部领办合作社,吸纳党员致富带头人、企业、农户进入党支部,同步建立支部议事机制,根据产业发展链条选优配强党小组长,一方面引导、鼓励农户积极种植,另一方面与企业协调对接销售渠道解决后顾之忧。当前,铅厂镇实现规模种植特色水果10余种,种植面积500余亩。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16个产业片区党组织,覆盖99个村、128个合作社以及非公企业,推动联建村集体收入增加110余万元,村民人均增收3000余元。
贯通融合链
做好“土特产”文章,不仅要从“产”上发力,还要依托农村特色资源,向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三产融合发展要效益。
“看到本是同一起跑线的兄弟村通过产业片区党支部的模式取得的效果这么好,我们坐不住了。”横水镇左溪村党支部书记说道。
左溪村原来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传统农业村,交通闭塞,产业单一,是远近闻名的“空心村”“落后村”。同时也是王阳明先生“立功”的重要实践之地,是“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悟心地,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现在路修好了,左溪村离县城车程20分钟,离高速出口车程15分钟,这是个难得的区位优势,现在我们全镇上下正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我们为什么不在产业片区党支部这个‘篮子’里‘装’进乡村旅游试试?”横水镇党委提出设想。
镇村两级班子说干就干,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结合村情,制定了“农业立村、生态富村、旅游活村、文化强村”的发展思路,成立文旅产业党支部,重点吸纳新农人、优秀外出能人加入党支部,招引乡村旅游公司参与支部联建,为产业片区党支部出谋划策,提供项目策划、资金帮扶。
左溪村已经打造了集阳明寨、农博园、熊乐园、水乐园四大板块于一体的“欢乐谷”片区,形成了“一村多品”的格局,并吸纳了周边3个文旅村参与文旅产业党支部。现在,前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左溪村成为名副其实产业旺、环境美、人心齐、前景好的“示范村”“样板村”。
抓实服务链
炎炎夏日,又到了瓜果土特产集中上市的季节。走进田间地头,总能看到“几家欢喜几家愁”。喜则无需多言,源自丰收;愁者,多半是因为卖难。
没有技术指导、没有产品销路、没有相应服务,是制约“土特产”做大的关键。
为抓好产业片区党组织的服务管理,守住“战果”,各产业片区党组织纷纷组建党员服务队,深入开展“三亮”活动,党员发挥了重要作用。党员主动与大户、有发展意愿的群众对接,做好产业指导、技术扶持、日常服务等工作。此外,各产业片区党组织还积极开展“我为支部支个招”“我为产业解难题”等活动,组织党员紧盯产业发展、商品销售等关键环节,开展座谈交流,帮助解决问题。
麟潭乡刺葡萄产业党支部联合龙头企业君子谷建立了一支10余人专业的技术团队,实施分片分区管理,打造集种植、销售、加工于一体的刺葡萄全产业链,为果农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崇义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各产业片区党组织定期邀请行业专家、经营管理人才、技术顾问等,定制推行“田园党课”特色套餐。同时,组建科技特派团“组团式”帮扶,定期提供专业指导、咨询服务,确保每一个产业发展都有技术支持。
产业片区党组织近年来的探索证明,一条好的组织链,既是串起乡村产业的“牵引绳”,也是带动“土特产”产业发展的翅膀。
通讯员 刘志鹏 刘琳 赵冬平
崇义县横水镇左溪村欢乐谷。(崇义县委组织部供图)
学生在崇义县麟潭乡两杰村刺葡萄沟研学。(崇义县委组织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