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中午,在辽宁省营口市的鲅鱼圈港口,熊岳镇郭屯村村民吴承礼刚干完活,打开手机一看,有3个未接来电,是驻村第一书记何民打来的。“何书记,啥事儿?”吴承礼赶忙回电话。“小吴,我给施工经理打电话了,你修路的1.7万元工程款,这周就能到账,今年过年不用发愁了!”吴承礼连声感谢。
这已经是何民第二次帮吴承礼追讨工程欠款了。吴承礼今年30岁出头,是村里的困难户,父母智力不健全,家中还有一位80多岁的奶奶。吴承礼贷款20万元买了一台钩机,用于外出施工,成为全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钩机生意“有一单没一单”,甚至连按时还贷都没法保障,生活啥时候才能好转呢?何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再和村“两委”班子商量后,他决定与吴承礼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关系。
一次走访中,得知有施工单位拖欠吴承礼工程款长达四五年,眼瞅着要到年关了,何民一有时间就跑施工单位,找当地政府。他清楚记得,去年大年三十,天下着大雪,他一大清早赶回村里,开车载着吴承礼去施工经理家上门“要账”,最终拿到了2.45万元工程款。拿到这笔钱,吴承礼把老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整修了一番,又到集市备了年货,过了一个“不漏风”的舒心年。
何民告诉记者,每次去吴承礼家走访,远远地看到钩机停在院里,他都心里一揪。借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何民向上争取到200余万元专项资金,组建了一支施工队,承包周边镇村道路整修项目。吴承礼担任队长,领着8名开着钩机、小货车的村民,整修硬化水泥道路5.4公里,吴承礼也拿到一笔不菲的收入。何民还牵线搭桥,帮吴承礼在鲅鱼圈港口找到了一份固定工作,开钩机帮助到港货船卸煤、卸货等,每月工资6000元,还有五险一金,吴承礼一家的生活终于不用愁了。
在郭屯村,葡萄是当地主要产业。每年葡萄上市的时候,看到商贩挨家挨户上门收购,吴承礼很是羡慕。但是每亩葡萄大棚搭建费用约三四万元,这又让吴承礼望尘莫及。何民觉得,有发展意识、想发家致富是好事,就积极主动地帮他找贷款,协调银行到村办公,现场核实贷款资质,最终申请到5万元贷款。大棚建好后,何民又联系种植大户“手把手”教他种植技术,帮助联系葡萄销路。夏末,供销社、农村经济人等上门服务,一次性收购吴承礼家葡萄6000斤。这一春一夏,吴承礼不仅3万多元装进口袋,还掌握一门技术“富”了脑袋。
下班路上,想到中午的电话,吴承礼觉得干劲满满。“这两年生活越过越有奔头,该怎么感谢何书记呢?”这样想着,吴承礼拨通了何民的电话。“你们生活越过越好,这比啥都让我有成就感……”笑声从电话另一头传来。
何民(左)与吴承礼商量种植中药材。任其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