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苏布尔嘎镇毛乌聂盖村的第一书记边伟龙:撂荒地里“掘金”
2022-04-15 09:4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张晓艳 刘雍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三月的风沙铺天盖地,地垄里只有一个人。有人路过,高声喊“边书记”。那人抬起头笑着应和,一身迷彩服,沾满了泥土,板正的站姿,映射出曾经军人的风采。

  他叫边伟龙,是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政法委派驻苏布尔嘎镇毛乌聂盖村的第一书记。

春耕期间,边伟龙(左)与村民开垦荞麦地。

  倾心解决村民之“难”。2019年4月10日,是边伟龙填在履历表上的一个日子。从这一天起,他又重新踏上了“前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前线,他说自己这是退伍不褪色。

  在众多嘎查村中,他选择了毛乌聂盖村。这个村与鄂尔多斯国际机场、火车站相距数公里,荣乌高速和包茂高速交汇于此,交通便利。与这点优势相比,毛乌聂盖村的劣势让很多人“听”而却步:可耕地资源缺乏,常住人口老龄化严重,基础条件差,村集体经济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越是这样的地方,越需要我们扎下根去。”边伟龙来到这里,一待就是四年。

  “吃水不忘打井人,我们能吃上好水,必须得感谢边书记的辛勤付出,小伙子可是为我们操心了。”说起家家户户“吃水”的大事,村民李静总要夸赞边伟龙一番。

  前几年,因受地理和自然条件影响,毛乌聂盖村出现自来水供水管道老化、深机井自来水出水难等问题,村民普遍反映生活饮水不足、用水质量较差。边伟龙马上行动,协调有关部门供电、打井、建水窖,修建起了50吨自来水塔,并更新了800米自来水主管道,村里再也没出现过吃水难的问题。

  “只有把村民的事当自己的事,他们才不和你生分,才能把心里话告诉你。”边伟龙笑着说,这是他讨得村民“欢心”的诀窍。

  四年来,边伟龙操心着每户人家的大事小情,哪家孩子上学遇到困难来找他,哪家老人生病没法去医院也来找他,哪家产业发展遇到瓶颈还是来找他……不管哪家有困难,他肯定会出手相助,到处奔波直到解决。

  荒地上种出致富之“苗”。“这500多亩地全部种荞麦,荞麦产品的商标已经注册好了。”在一大片耕地上,边伟龙一边开车一边擦汗。这是今年村里的新项目,如果试种成功,他还准备扩大规模。从征集闲散土地,到商讨种植什么,再到平整土地,他既是规划者也是执行人。为了节省费用,他跑到帮扶企业借了大型拖拉机,自己当司机起早贪黑地干,硬是让500亩撂荒地变成了良田。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村民“富口袋”干什么,村集体“造血”靠什么,他冥思苦想了不少“金点子”。协助村里成立金秋农牧业公司,从事种荞麦种植、产品深加工和劳务服务;协调购买了大型耕种设备,带领村民外出学技术强本领,提升生产效率……不仅让村里有了“聚宝盆”,还为一些闲散劳动力种下了“致富苗”。

  “这个年轻书记办了大实事、大好事,项目现在已经见到效果,今年村集体经济保守估计可以达到35万元。”毛乌聂盖村党支部书记高俊成这样评价边伟龙。

  “不走书记”笑看个人之“累”。“来,大家笑一笑,咱们拍个照,都把刚才唱红歌的精神头拿出来!”“咔嚓”一声,边伟龙为村红歌合唱队定格下美好瞬间。

  2021年“七一”,边伟龙在村里组织起了一支红歌合唱队,参加镇里比赛后捧回了大奖。“多参加文化活动,可以调动村民积极性,也让外界了解我们农牧民是积极向上的。”

  驻村以来,边伟龙牢记第一书记的初心和使命,多方位加强基层党建,打造了党建文化墙,通过增强党组织向心力,有效提升了“三治融合”和乡风文明质量。

  村民闹矛盾了,他耐心地了解来龙去脉,直至解开“心结”。他前后调解村民纠纷30多件,被村民称为点子多、办法多的“能耐书记”。

  村民心顺了,邻里和谐了,村里的发展自然就有了“源头活水”。四年来,他成了毛乌聂盖村的“不走书记”和村民的“跑腿书记”。他吃住在村,有一点空余时间,就想着为村民解决难事、烦心事。即便抽空回趟家,后备箱一定装满了鸡蛋、肉类、大葱、土豆等各种农产品。那是村民的心血,他要拉回城里帮着卖个好价钱。

  驻村以后,亲朋好友都问他,抛家舍业,自己也累,图个啥?他笑着说:“比起革命前辈,我这点累、这点苦算个啥?给村民办点实事,我的幸福杠杠的!”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