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助贫困户办理项目手续,带领村民管理小菜园,化解村内矛盾纠纷……在武乡县丰州镇魏家窑村,活跃着一支党员服务队。只要是村内发展需求、群众生活需要,服务队都会“主动上门”。
村里为什么要成立党员服务队管理家长里短?这还得从该村发展脱贫产业时说起。
2016年,魏家窑村围绕脱贫攻坚确定了乡村旅游、牧养鸡养殖、草莓种植、小杂粮加工厂等10项重点产业。项目确定后,手续办理、贷款落实、规划设计……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村党支部研究确定了“党员干部+重点项目”包联机制,即由支村两委主干、驻村工作队、支部委员等10名党员干部包联10项重点项目,将项目推进责任落实到责任人,既保证了项目进度,确保了建设质量,在党员的带动下,群众的积极性也充分调动起来。
尝到了党建“甜头”的魏家窑村,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一切落实靠支部”的理念,进一步摸索出一套“支部@”模式:党支部对重点工作精准挂牌,督战推进;党员在夯实产业基础、深挖“耕读文化”、优化生态环境、推动乡风文明等方面事事带头,处处示范。
“以前是一没文化二没技术,年年打零工,自从回村种了草莓,除去大小开支每年净赚20多万哩!”2016年在村党组织的激励和帮扶下,贫困户姚伟回乡发展草莓产业,短短4年一跃成为“明星带富人”。在姚伟等返乡青年带动下,许多在外打拼的人纷纷回村发展农家乐、特色种养殖等项目,形成“九牛爬坡、人人出力”的良好发展氛围。
30多年党龄的杜怀英,动员妇女到扶贫车间做裁缝,带着四位村民管理小菜园,带头种植油用牡丹、核桃树,在她的带领下许多贫困户实现顺利脱贫,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号召力。“党叫干啥就干啥,还必须带头干!”这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此外,支部还组建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环保队伍,每周一开展卫生整治;维修了老年活动室、文体活动室、篮球场等,满足了村民文体活动需求;新建了农民书屋,及时为村民加油充电;健全完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一约五会一栏五榜”,开展“当代乡贤”“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实现了婚丧事宜规范化、乡风习俗文明化、移风易俗常态化。
“支部@”模式打通了党员联系群众最后一厘米,实现了发展产业项目“支部盯着干”,塑造核心价值“支部带着干”,守护绿水青山“支部抓着干”。使支部工作“细”起来,基层党员“动”起来,党群合力“聚”起来,全面小康“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