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州区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开展“百村示范”工程,集中全区优势资源,两年培育100个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新典范,带动乡村建设整体水平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坚持好中选强、优中选特,分类施策定计划。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立足蓟州区情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分批分类推动传统强村向优质典型跃进。区委组织部指导各乡镇党委充分利用评星定级考核“指挥棒”作用,重点面向五星和四星的村庄,组织乡镇包片领导、包村干部逐村研判、深入分析,将其中基础条件好、村庄资源优、班子能力强的120个村推荐纳入初选范围。在此基础上,区委组织部会同农业、宣传、社会工作等部门,成立综合调研组,开展实地考察,摸准村庄实际情况,在全区范围内综合比对、统筹联评,形成100个村庄名单。同时,选取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引贤聚才这五个方面较为突出的20个村,明确村庄建设主攻方向,排定年度重点项目,确保典型引领优势鲜明、特点突出。
坚持问需基层、部门献策,上下结合强支撑。持续深化为基层放权赋能,建立区镇“双层统筹”机制,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保障下倾,引导区级部门和各乡镇形成合力,强力支持村级发展。充分发挥乡镇党委“龙头”作用,指导各乡镇选派优秀干部下沉服务,同村庄一道科学谋划发展计划,逐村拟定资源清单、项目清单、需求清单。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通过召开会议、发放清单等方式,动员全区40余家区直部门从政策指导、技术服务、资金支持、行政审批等方面着手,梳理汇总各领域涉农政策资源150条,形成区级政策“工具箱”,为推动重点村建设提供坚强保障。坚持机制赋能,深化乡镇“五权”,针对制约村庄发展的重难点问题,指导各乡镇党委运用“吹哨”调度、考核评价、人事建议、重大事项建议、灵活用人自主等权力,及时协调解决。2024年,全区各乡镇在推动“百村示范”工程中共“吹哨”30余次,提出的问题全部得到有效解决,有力保障了工程进展。
坚持实干为先、群众满意,书记牵头抓落实。以“书记项目”为抓手,推动区镇村三级书记承诺践诺,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助推百村项目落地落实。坚持高位推动,区委书记将“百村示范”品牌工程作为自己的“书记项目”,带头谋划、实地指导、全力抓落实,为广大镇村党组织书记作出优秀示范。各乡镇党委书记和100个重点村的党组织书记也将工程年度重点任务,纳入自身“书记项目”牵头领办,通过召开党员村民代表联席会、村庄大喇叭广播、公示栏公告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公开项目进展情况、加强向群众汇报,增强村民参与度,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强跟踪问效,以制度保障强化责任落实,区委组织部结合年度村庄评星定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等工作,加强对“百村示范”工程的进度管理,确保事事有回声、件件有着落。
2024年以来,全区100个重点村建设取得全面推进,村庄在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乡风文明、村庄治理、能人回引等各方面取得一系列新发展、新突破。区委组织部择优选取30个工作成效明显、引领作用突出的村庄,总结提炼工程推动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典型案例汇编,为全区各镇村党组织提供参考、赋能加力,切实以组织之为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