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南疆,阳光铺满疏勒县塔孜洪乡尤喀克其盖图克村的“文明积分超市”。货架上,米面粮油与渔文化手工艺品相映成趣。公示栏里,贴满村民积分排名,刚用50分兑换了大米的阿依古丽·艾散正和邻居分享心得:“房前屋后收拾干净能加分,参加村集体活动能加分,现在连学缝纫技术都能换积分。”
这个曾经脏乱差的边疆村落,如今通过“积分制”实现治理蝶变。喀什地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王东表示:“自2023年结合网格化管理实施《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办法》以来,全村参与积分管理实现全覆盖,人居环境整治效率提升3倍,矛盾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67%,更培育出4个村民创业项目。”
为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尤喀克其盖图克村创新构建“网格+积分”管理模式。按照村民小组数量,将全村划分为4个基础网格,驻村工作队成员、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中心户等在村力量,按照“1+2+N”模式合理分配至每个网格,即:每个网格配备1名党员网格长,由2名村干部和N名党员群众代表组成网格矩阵。
此外,该村还将网格化管理作为积分制落地的重要支撑,推动网格员队伍既当小组信息采集员、政策宣传员,又当积分评审专家团,将包联网格农户具体表现,量化为数值积分,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为制定切实可行的积分管理办法,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广泛征集村民意见,将移风易俗、环境整治、公益参与等4类21条内容转化为可量化的积分指标,形成“基础分+贡献分+荣誉分”三级评价体系。基础分聚焦人居环境、家庭美德等日常行为;贡献分激励参与集体活动、矛盾调解等村级事务;荣誉分则嘉奖“最美庭院”“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定期组织网格员队伍组成的评审团入户评分,动态更新积分档案,确保公平透明。
值得一提的是,在积分制管理体系中,该村还特别增设了村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和高质量就业创业奖励。村民无论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升班,还是实现高质量就业,都能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
为进一步激发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该村实行“定期+日常”积分兑换模式,结合周一升国旗、村级农民夜校等时机和农民需求,定期开展积分集中兑换活动。同时,建立“晒分榜”公示制度,利用村务公开栏、微信群等载体定期展示积分排名,营造比学赶超氛围。今年以来,全村清理卫生死角100处,调解纠纷32起,红白事简办率达100%,村集体种养殖、缝纫技术等培训场场爆满。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结合“疆南‘渔’村”定位,将积分超市与游客服务中心有机融合,打造成集“游客服务+积分兑换+渔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不仅是村民兑换物资的场所,更成为了展示乡村特色、服务游客的重要窗口。
为确保积分超市可持续运转,尤喀克其盖图克村协调多方资源,通过“村级统筹+后盾单位支持+企业捐赠”模式,累计筹集价值10万元物资。为方便村民参与,村党支部安排专人负责积分登记、物资兑换等工作,同时开通积分服务热线,及时解答村民疑问。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由网格员队伍提供上门登记、代兑物资等服务,真正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村党支部书记阿尔孜古丽·阿不都热依木高兴地说:“很多之前推不动的事,现在村民都抢着干”。
升级后的积分超市,将“游客服务+积分兑换+渔文化展示”融为一体,陈列了渔村旅游一览图、民族手工艺品、鱼类标本等,成为游客了解渔村文化的第一站,也为村级实时掌握游客需求,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和产品供应提供了信息平台。同时,还针对村民就业创业,系统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信息推送等服务,为村民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据介绍,塔孜洪乡正以尤喀克其盖图克村为样板,推动全乡22个村推广积分制,探索以“网格管理评积分”“参与治理、学习提升换积分”“积分换技术培训”等新模式。塔孜洪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徐缓表示:“小积分凝聚了基层治理大合力,下一步将结合喀什地区‘深化基层治理年’工作措施20条,把积分制打造成乡村善治与产业振兴的双引擎。”
通讯员郭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