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辉煌 村宝之光丨浙江后陈村:村务监督先行者
2024-08-30 09:33: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2004年6月18日,新中国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在后陈村挂牌。(武义县委组织部供图)

  2004年6月18日,全国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浙江省武义县白洋街道后陈村正式挂牌成立。相比于村“两委”,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制度安排出现较晚,虽然它现在已经遍及全国,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最早出现于后陈村的民主实践。

  在一个形状像打开的书本的雕塑前,到后陈参观学习的人总要停下脚步,念着底下的一行字:“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源地”。后陈村驻村第一书记吴兴勇讲解时总会加上一句:“以前的后陈,和现在比,一个地、一个天。”

  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在后陈村是被倒逼出来的。后陈村地处武义县城郊,20世纪末,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大批土地被征用,村集体可支配的资金急剧增多。由于村务不公开、财务管理混乱,后陈干群矛盾激化,信访不断。2004年,时任白洋街道工办副主任的胡文法临危受命,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提出了建立村务监督机构的想法。在武义县委的支持下,6月18日,全国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在后陈村正式挂牌成立,并通过了《村务管理制度》和《村务监督制度》,确定“一个机构、两项制度”。

  “监督不再做做样,买瓶墨水也上墙。”村里专爱“挑刺”“较真”的张舍南是第一任村监委主任。那时,村里打算拆除一片旧房,投资1000万元,建设3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用来出租。面对这个大工程,张舍南和其他两位村监委会委员一下子忙碌了起来,从买材料到工程预算验收,再到施工质量进度情况,全程参与监督。采购的时候,村民代表、党员代表、村“两委”成员、村监委会成员各一人,缺一不可。大小事都在村监委、村民的眼皮子底下过。有了明白账,村干部不但没有束手束脚,反而有了安全感,敢干事了。

  2005年6月17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后陈村考察调研,对这一基层创新给予充分肯定,指出“这是农村基层民主的有益探索,方向肯定是正确的”,为后陈村的改革正了名、鼓了劲,并亲自总结提炼为“后陈经验”。村务监督委员会陆续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后陈经验”从“治村之计”上升为“治国之策”。

  在后陈村后陈经验展示厅内,保存着2004年挂牌的“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牌子,一同展出的还有现已泛黄的“活页现金日记账”,记录了村里购买灯泡、电线、配钥匙的账目,每一笔支出都有经手人和账单。

  “老年食堂买不锈钢饭盒、防滑垫等794元。村办公楼买复印纸625.46元。村范围买白蚁药85.22元……”如今,在后陈村每个月的全体党员会上,由监委会主任汇报上个月的村财务收支是一个固定的事项,从2004年到现在,“唱账”已经“唱”了20年,所有村民都可以旁听。

  经历了不断探索与转型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新时代与时俱进,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村老年食堂是直接聘用厨师还是公开招投标?共富产业园要不要建、怎么建?后陈村党支部书记陈军说,村里在建项目非常多,这两年的总投资预计超过1个亿,后陈村村民民主意识强烈,村里的大小事都要摊到台面上一起讨论,对村干部来说,要面对更多不同的声音,实现全过程民主,任重而道远。

  今年,是全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20周年。20年来,武义县紧紧围绕规范用权这个监督重点,持续完善“一肩挑”背景下村级组织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构建党内监督与村级民主监督贯通融合的基层监督体系,推动村务监督从事后监督向全程监督、从单项监督向全面监督、从个体监督向组织监督转变。“后陈经验”已然成为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鲜活样本、实践品牌。

  本报记者 周妍 通讯员 陶波 方义军

责编:蒋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