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集体经济看亮点 | 安徽滁州:产业发力,强村富民向前冲
2023-08-04 15:12: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着力点。安徽省滁州市坚持党建引领,按照“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的要求,大力实施集体经济“强村”行动,因地制宜做优特色农业、做强工业园区、做活农旅融合,推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优特色农业,为产业“筑基强根”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在来安县大英镇安徽耘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水稻育苗基地里,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德文正猫着腰,指导当地村民进行绿色香型水稻新品种试验育秧。

  耘泰农业水稻育苗基地是安徽省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建成有机稻米基地1300亩、高安全标准稻米基地1300亩、绿色稻米基地4000亩。基地全程实行绿色稻米种植、加工和销售,构建起一个“从生产到销售、从农田到餐桌”的现代农业智能化服务体系,连续9年通过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

  “我们采取订单农业形式,先后与76家新型经营主体签订了4.58万亩优质稻米订单,公司全程提供农机、农技、种苗等服务,帮助辖区内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壮大。”安徽耘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顺成介绍,“2022年,我们加工的北仔、青凤等3个品牌的香米、粳米产品,销售额达到2.2亿元,带动种粮大户增收超过1000万元。”

  “大英镇与耘泰农业也积极开展合作,利用774.58万元专项资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以村企联建形式在辖区内5个村先后建设了大英镇烘干房、有机蔬菜大棚项目、仓储用房等项目,累计带动村集体增收220余万元。”大英镇党委书记马庆庆说。

  做强工业园区,为企业“换挡提速”

  走进定远县仓镇农民工创业园区,一座座标准化厂房引人注目。园区西侧,安徽三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开足马力、加班加点地赶订单。村民周维飞在这里上班,月工资5000多元,还包中午和晚上两顿饭。

  “我原来在广东打工,照顾不到家里的老人和小孩。自从产业园建好后,我就再也没有外出过,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周维飞开心地说。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近年来,仓镇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融合资金创基地”的思路,一方面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整合土地220余亩,集中用于集体经济工业园区建设。另一方面强化资产的效益发挥,利用乡村振兴链接资金5500余万元、镇财政自筹资金300余万元,建设农民工创业园,以“共招、共建、共帮、共享”的模式,侧重发展能扎根本土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采取固定资产“入股分红”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农民务工增收。

  “公司落户仓镇农民工创业园后,镇、村两级大力宣传,精准摸排,既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难题,也解决了当地青壮劳动力就业问题,真正实现了本地就业和企业发展双赢的良性循环。”安徽三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文斌介绍说,目前公司租赁厂房7栋,总面积1.8万平方米,年纳税150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70余个,员工人均工资4500元以上。

  “农民工创业园已建设19栋标准化厂房约38000平方米,目前入驻4家企业,其中规上企业3家,拟申规1家,年产值将近3亿元。”仓镇党委书记孙义松说,“我们将厂房确权为村级固定资产,根据辖区村实际情况进行租金调度分配,2022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70余万元,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50万元,3个村突破100万元,带动劳动力就业300余人。”

  做活农旅融合,让乡村“激荡春水”

  井楠村位于琅琊山西山脚下、黄栗树水库上游,自然资源优越,素有“皖东茶乡”之称。近年来,许多村民外出务工并在城里定居,常年闲置的老房子越来越多。2019年,滁州市国有旅游公司和区、镇、村共同出资6000万元,成立了滁州市井楠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租赁闲置宅基地和房屋,共同打造民宿项目,农村闲置宅基地得到有效利用。井楠茗宿就是南谯区打造的第一个以文旅结合赋能乡村振兴、以休闲体验为主题的民宿项目。

  “我们以茶叶产业为依托,打造集山美、水美、茶香为一体的特色休闲旅游特色村庄,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0万元。”井楠村党总支书记韦兴旺说道。

  南谯区通过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改革,积极探索“旅游+”“产业+”“教育+”等多种产业发展模式,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既带火乡村旅游,也带动农民致富。

  “凭借乡村振兴的好政策,当下农村文旅、茶叶、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快速发展,村民在家门口务工每月能有3000元收入。”施集镇党委书记范文张介绍说,“我们以醉美茶香风景环线为定位,先后谋划项目20余个,村集体主要依靠土地入股,推动沿线村集体经济增收约300万元。”

  本报记者 李慧 本报通讯员 刘红伟 高尚文

责编:尹丹丹